6月15日下午,国家大剧院东展厅“舞·影——国家大剧院中国舞蹈摄影展”现场,北京舞蹈学院闫晶老师开展了“漫话中国舞蹈——兼及当代舞蹈作品的语言构成”讲座。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有两个维度:历史的传承与当代的重构。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远古时代的舞蹈是‘生命的言说’,周代的舞蹈是‘制礼作乐’,汉代的舞蹈是‘乐舞百戏’,唐代的舞蹈是‘自舞成风’,明清的舞蹈是‘戏中之舞’,近代的舞蹈则是‘职业舞蹈艺术的拓荒’。”闫晶老师从远古时代的舞蹈讲起,将中国舞蹈的成长脉络进行梳理。接着,又从中国舞蹈的种类和具体舞剧呈现的方式对中国舞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剖析。
《舞·影——国家大剧院中国舞蹈摄影展》展出了精彩的中国舞蹈摄影作品 甘源/摄
“漫话中国舞蹈——兼及当代舞蹈作品的语言构成”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舞·影——国家大剧院中国舞蹈摄影展》的配套讲座。《舞·影——国家大剧院中国舞蹈摄影展》是继《舞·影——国家大剧院芭蕾演出摄影展》、《舞·影——现代舞蹈摄影作品展》之后《舞·影》系列摄影作品展的第三回。展览分为六个部分:“民族风采”展示了我国多元化的民族和民间舞蹈;“古典情韵”表现了以中国传统舞蹈为基础发展演变而来的古典舞特有的东方美感;而“宗教传奇”则是取材于我国佛教故事;中国特色的“军旅豪情”展示了革命时期和当代军人的风采;“原创舞剧”将国家大剧院的首部原创舞剧作品《马可·波罗》的华美镜头推入您的眼帘;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艺术地再现了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中国的历史画卷。
讲座过程中,闫晶老师结合展厅内的摄影作品对中国舞蹈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同时,北京舞蹈学院学生做现场示范,特别是组织到场的观众进行圈舞互动,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国家大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大剧院建院五年来,始终积极推广中华民族经典艺术,向中外观众介绍本土优秀作品和艺术家。我们会定期举办展览和相关的艺术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走进大剧院、享用高雅艺术,同时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