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线上专区 > 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正文

十年再聚首——运河上的那些动人旋律(上)

主讲人:印青、雷佳、王宏伟

国家大剧院
  “一条运河千年久,涛声桨影岁月流”。光阴冉冉,自2012年首演至今,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历经五轮热演,在中国当代民族歌剧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2年,《运河谣》即将迎来首演十周年。本期经典艺术讲堂邀请《运河谣》作曲印青、主演雷佳、王宏伟为观众讲述《运河谣》创作背后的故事。


一、十年《运河谣》经典旋律经久不衰 
2009年,国家大剧院开始组建团队进行《运河谣》剧本构思,2010年,作曲家印青开始着手参与剧目的音乐创作。作为中国歌剧民族化探索非常成功的作曲家,印青在《运河谣》的音乐创作中付出了许多艰辛与努力,进行了许多有益实践。回忆创作过程,印青说道,他常常每写好一个唱段就立刻与主演们进行沟通探讨,就音区、音乐感觉、结构布局等进行反复推敲、打磨。正是艺术家们的忘我投入和辛勤付出,《运河谣》首演即获得巨大成功。经过几轮打磨,民族歌剧《运河谣》已经成为国家大剧院多年来在歌剧创作探索中成功的一部作品,常演常新,经演不衰。

在音乐创作上,《运河谣》的音乐兼具歌唱性和旋律性,充满感情,又丰富多彩,既能入耳又能利于歌唱。其中,将京杭大运河两岸由南到北的各种民间音乐元素如采茶调、苏杭民歌、京韵大鼓、山东民歌、船工号子等融入其中,更是增加了观众的亲切感,同时也给戏剧带来了强大的张力。寻着剧中的音乐的足迹,观众不仅能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变化,也能感受到戏剧情节的发展。有别于西方歌剧的观众群体更注重音乐本身,中国观众的观演习惯更偏重戏剧性和音乐性的结合。《运河谣》正是把戏剧性与音乐行有机地融合,使得这部歌剧更加符合中国人的观演审美习惯。

舞台表演上,歌唱家雷佳和王宏伟二人的搭配更是大放光彩,他们出色演绎了水红莲、秦啸生两位主角,也成为了当代中国歌剧中的经典角色。剧中许多唱段如《来生来世把你爱》《你在哪里呀,红莲》等在社会大众、歌唱大赛、专业院校、职业歌唱家群体中不断传唱,成为一种艺术现象。

在文学剧本创作上,《运河谣》讲述了明代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上底层小人物们的故事,演绎了一个具有浪漫、抒情意味的民间爱情传说。故事所展现出主人公相濡以沫、相互包容的情感,底层百姓身上的善良、真诚、正直的美丽人性,以及为所爱之人牺牲个人情感与生命的大爱精神、奉献精神正是中国人所欣赏与赞扬的情怀。故事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又与当代人们的思想情感息息相关,而这也使得《运河谣》的故事具备传承的重要因素。
 
 
 
二、第六轮复排新感受与新理解 
秉承着对艺术严谨的态度,本轮复排中,印青重新梳理了谱子。这已是《运河谣》第三次修改了,但对印青而言,《运河谣》还是非常有味道的一部作品,再次修改仍然能够感受到它非常精到的戏剧结构、矛盾冲出安排。

对演员们,这次复排同样也是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十年时光,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主演们对艺术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重新诠释剧中人物的时,也会加入一些新内容。同时,年轻导演沈亮的加入也带来了对戏剧、音乐和时代的新理解,在人物塑造上也给了主演们许多启示。

另一方面,本轮演出也将有许多新演员参与。作为一部原创作品,作为一部传承作品,民族歌剧《运河谣》需要有“新鲜血液”的加入,需要有一代一代的演员在舞台上去不断演绎19岁的水红莲、21岁秦啸生,让这份艺术事业后继有人。

三、十年《运河谣》推动民族歌剧发展 
动人的音乐和表演,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展现人间大爱的文学剧本,富有诗意的舞台呈现等都是《运河谣》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家大剧院的专业平台更是这部歌剧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的创作是国家大剧院在艺术创作道路上前瞻性的体现,也是其十多年来在推动中国歌剧发展路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歌剧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到90年代,中国歌剧的创作在思想解放大潮中呈现复苏的势头。而21世纪,中国歌剧不断呈现蓬勃发展的迹象,其中大部分歌剧都是近十年来创作的。后来的许多歌剧作品在音乐的结构方式、布局、形式感与《运河谣》十分相似,其模式都是“运河谣模式”。某种意义上来说,《运河谣》的传唱与流行对近十年来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与兴起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将让《运河谣》在中国民族歌剧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期主讲人:印青、雷佳、王宏伟 
印青

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八届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八、九届全委,原解放军总政 歌舞团团长。

 
雷佳
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北京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 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宏伟

男高音歌唱家。天津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北京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印青、雷佳、王宏伟/讲述
高梦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