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线上专区 > 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正文

【好听的歌剧唱段赏析系列】多尼采蒂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名段赏析

主讲人:张佳林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与马林斯基剧院联合制作多尼采蒂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于2017年4月作为国家大剧院歌剧节的开幕剧目在歌剧院上演。这部作品以其流畅的音乐、美妙的旋律、有趣的人物形象、深刻的哲理成为意大利歌剧的顶峰之作,深受观众喜爱。本期经典艺术讲堂,中央音乐学院张佳林教授选取了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几首好听的唱段,带领观众从旋律特点、戏剧冲突、艺术家表演等角度,剖析这部多尼采蒂的歌剧。 
  
 
 
《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剧照

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是作曲家多尼采蒂最著名的作品,属于三幕歌剧,首演于1835年在那不勒斯的圣·卡洛剧院,一经演出便受到歌剧爱好者的喜爱。在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该剧曾被称为"最难的歌剧"以其六重唱疯狂场景”中的独唱部分闻名整部歌剧虽然以悲剧情节为主,却也因其极富旋律性的特点而给人留下深刻而优美的印象。

在19世纪初意大利美声(Bel Canto)学派的时代,意大利歌剧出现了空前的市场化。当时的剧作家和音乐家为了迎合当时意大利和法国的中产市民阶层的趣味,所使用的手段和今天好莱坞的电影编剧、导演们是差不多的:香艳、仇杀、恐怖、超现实题材的内容是最容易获得票房回馈的,这些因素我们在《拉美莫尔的露琪亚》这部杰作中都能找到。 

第一幕 第二场 
露琪亚的唱段(Recitativo and Cavatina) 
“寂静笼罩着黑暗的深夜……” 
这首由宣叙调-柔板-快板组成的唱段,憧憬爱情的快板部分自然是欢快激动的,而之前叙述鬼魅幻觉的柔板旋律也是柔美悠扬的,这是意大利美声学派时代音乐追求典雅、唯美的特征之一。女主角露琪亚叙述的那些恐怖气氛的戏剧性因素,就要靠歌唱家的音色变化、语气设计来表现,乐队部分在此也会起到气氛烘托作用,并有多处与歌唱家在速度变化上的细腻配合。

《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剧照

第一幕 第二场 
露琪亚与埃德加多的二重唱(Recitativo and Duet) 
这首二重唱紧接在之前露琪亚的唱段之后,埃德加多来向情人露琪亚告别,并请求与她互定终身。在19世纪欧洲的艺术作品中,爱情永远是至上的。在二重唱临近结尾“啊,当你承诺 (Ah! Queto pegno allor)”的一句,多尼采蒂的给男高音安排了一句从Hi降E(小字三组的降E,比“著名”的Hi C高小三度)开始的下行八度音阶,这可能是在西方经典声乐文献中所能找到的作曲家在非华彩(Cadenza)乐段中为男高音写下的最高音。当代的歌剧演员在演唱这一段落时通常采用其它替代方案,如能有男高音按照原谱成功唱出则都会得到轰动性的喝彩。

《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剧照

第二幕 第二场 
 六重唱(Sextet) 
这段六重唱是欧洲歌剧中最为著名的唱段之一,和威尔第《弄臣》中的四重唱、《茶花女》中“祝酒二重唱”、莫扎特《唐璜》中“诱拐二重唱”等同是音乐会上最常被单独上演的歌剧重唱段落。 

舞台上的四男两女尽管此时在剧中的处境和心态有所不同,或愤怒、或悲伤、或无奈,但情绪无疑都是负面的。而音乐的旋律与和声对位产生的效果,依然是优美舒展的,乐队伴奏也是轻盈灵巧,以免对人声的表现产生干扰。直到重唱的后半段,音乐的气氛才开始对剧情应有的情绪有所反映,但仍然是在优雅、平衡、适度的范围内展开。这也体现了尽管意大利美声学派所处的年代已进入到“浪漫主义”时期,但它的审美与创作理念却更接近“古典主义”的特征。

《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剧照

第三幕 第二场 
露琪亚的咏叹调(Recitativo and Aria) 
“圣坛上的香烛已燃起……” 
这首咏叹调是第三幕第二场“疯狂场景”中的独唱部分,刚刚杀死了新婚丈夫、身上溅满鲜血的露琪亚手握凶器从洞房里走出,在精神失常的状态下,向在场宾客叙说着自己的真爱。在当代大多数的演出中,这首咏叹调冗长的华彩乐段是由一支长笛陪伴孤独的女高音在超高音区漫游。但在多尼采蒂的原谱中,长笛声部是由玻璃琴(Glass Harmonica)演奏的。玻璃琴曾经在18世纪末盛行,莫扎特、贝多芬都曾为这种可以发出奇妙音响的乐器创作过作品。它的音区正好处于人耳不能分辨方向的频响区域,因此会有一种相当迷幻的效果。多尼采蒂在这个“疯狂场景”中想到要使用玻璃琴这种“使人疯狂”的乐器,在配器法历史上也是著名的神来之笔。 

在业内,这首咏叹调经常被冠以“最难的花腔女高音咏叹调”之称。同时由于其高度戏剧性和个性化的交响乐配器,这首咏叹调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乎无法用钢琴伴奏在音乐会上完整演唱的意大利咏叹调之一。

《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剧照

第三幕 第三场 
埃德加多的咏叹调(Recitativo and Aria) 
“不久,我的归宿将是那荒芜的坟墓” 
这首咏叹调的是传统的“宣叙调-慢板-合唱及串场-快板”的结构,但在本该是快板的部分改为中板,以表现埃德加多自杀后至断气前的悲痛欲绝。尽管他的胸口插着一把尖刀、奄奄一息,但在剧终时还能唱出一个饱满的降B。从这首咏叹调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缕威尔第的气息:无论是更加旋律化和戏剧性的宣叙调,还是需要更加饱满音质、不再有花腔跑句的旋律线条,以及与剧情更加贴切的音乐形态,都预示着意大利歌剧即将告别优雅、唯美、名匠炫技的意大利美声时代。

《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剧照
  
本期主讲人:张佳林


 
合作钢琴演奏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声乐歌剧系钢琴伴奏及艺术指导教研室主任。与许多世界著名歌唱家合作音乐会,录制CD唱片二十余个并发行。曾在《弄臣》《茶花女》《塞魅丽》等多部歌剧中担任音乐指导;作为室内乐钢琴家,与大提琴家宋昭、小提琴家张精冶于2005年共同组建“基因”钢琴三重奏组(DNA Trio)。张佳林作为特邀撰稿人曾在国内各类期刊发表音乐评论及观点文章二百余篇。著有《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一书。为演出及学术机构、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策划古典音乐推广活动,并主讲声乐、钢琴作品系列讲座。

张佳林/文
赵诣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