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兰朵》的三次续写创作经过
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从剧本的创作到谱曲可谓是道路曲折,作曲家历时人生的最后四年时间也未能完成,留给了后人一个难以解开的谜题。1924年年底普契尼喉癌发作,他带着手稿一起到了布鲁塞尔进行手术,引起心脏并发症,夺去了他的生命,留下了30多页未完成的手稿,未完成的手稿之后由阿尔法诺代为补笔。在1926年4月首演时,当进行到柳儿为了保护她所爱的主人而自刎的场面时,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却放下了手中的指挥棒,转身面对观众说:“就在这里,作曲家永远地放下了他的笔”,全剧的演奏则从次日才开始。

普契尼的草稿
后来在2002年前后,意大利当代优秀的作曲家贝里奥又完成了一个新的续写,贝里奥续写的音乐对作品进行了颠覆性解读,以现代音乐家的独特视角做了很多改动,使得这一版本的结尾颇受争议,有人认为普契尼的风格已经荡然无存了。
2008年,正逢普契尼诞辰150周年,国家大剧院联合普契尼歌剧节计划邀请一位中国作曲家来重新续写《图兰朵》,最终选定了当时正在意大利罗马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当访问学者的我来完成这项神圣而庄严的任务。

歌剧《图兰朵》剧照
《图兰朵》的故事
《图兰朵》这部歌剧大意为,中国公主图兰朵(蒙古语为“温暖”,Turandot,女高音)的美貌吸引了无数追求者,但她下令,唯有答对她的三个谜语的男人才能娶她,答错则会被处死。流亡的鞑靼王子卡拉夫(Calaf,男高音)与父亲帖木儿(Timur,男低音)和侍女柳儿(Liu,女高音)意外重逢,卡拉夫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前来答题,并答对了所有问题。但图兰朵拒绝认输,不愿嫁给卡拉夫,于是卡拉夫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公主就不必嫁给他,并可以处死他。公主捉到了侍女柳儿,并且严刑逼供,柳儿选择自尽来保守秘密。天亮时,公主虽没有得到答案,但王子的吻融化了她冰冷的心,她同意嫁给卡拉夫,而卡拉夫也把真名告诉了图兰朵。

歌剧《图兰朵》剧照

歌剧《图兰朵》剧照

歌剧《图兰朵》剧照
《图兰朵》的音乐特色和著名咏叹调
在这部中国主题的歌剧中,普契尼特地选取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并以此作为《图兰朵》的重要音乐主题之一。巧妙地运用了西方作曲的配器方法、和声方法使之东西方音乐完美融合。
《图兰朵》中最著名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Nessun Dorma)是卡拉夫在要求图兰朵猜其身份的那一夜所唱,是男高音歌唱家在音乐会上演率最高的作品之一,是经典中的经典。柳儿的唱段“主人,请听我说”(Signore Ascolta),是一段哀怨女高音的咏叹调,这是普契尼最为擅长的,旋律优美流畅,深情、恳切,表达了柳儿对王子真挚的感情,成为歌剧史上永垂不朽的经典唱段。


卡拉夫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

普契尼用自己的全部作品,尤其是作为“天鹅之歌”的《图兰朵》为“歌剧的黄金时代”画下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后来的歌剧创作者留下一个经典的,但“未完成”的完美之作。
本期主讲人:郝维亚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系主任。1999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专业博士毕业,师从吴祖强教授。意大利罗马圣·切契利亚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Santa Cecilia di Musica)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New York)访问学者。
郝维亚/讲述
吕天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