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线上专区 > 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正文

【好听的歌剧唱段赏析系列】好听的歌剧唱段赏析之莫扎特歌剧《唐璜》

主讲人:张佳林

国家大剧院
​​内容概要:音乐大师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唐璜》首演于1787年,是莫扎特与脚本作家达·蓬特在意大利歌剧领域的不朽杰作。本文中,中央音乐学院张佳林教授选取了好听的唱段,带您从音乐创作和戏剧冲突的角度,了解剧中的不同人物:又爱又恨的唐璜、油腔滑调的莱波雷洛,以及抱持不同爱情观念的安娜、艾尔薇拉、泽莉娜等。通过音乐和剧情的发展了解故事,感受不一样的歌剧魅力。

《唐璜》剧照
《唐璜》剧照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1791)出生于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大师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几乎涉及到那个时期所有的音乐类型,包括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等。歌剧方面,在莫扎特一生短暂的36年中,共写了22部歌剧,主要代表作有:《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等。本期经典艺术讲堂,我们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张佳林教授,以歌剧《唐璜》中的11个经典名段为主题,配以剧中人物的介绍和对比,用专业角度并富有幽默的讲述,带您一起领略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的名段之美。

第一幕第五场:莱波雷洛的咏叹调 “夫人,请看这名单”

莱波雷洛在歌剧《唐·璜》中的人物设定类似于《唐·吉诃德》中的桑丘、《西游记》中的猪八戒,都属于有心眼儿没智慧、满腹牢骚却任劳任怨的喜剧人物,在传统喜剧中起到搞笑、调侃、惹祸、串联等等不起眼却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段唱词内容略带“三俗”、诙谐夸张的咏叹调,正是达·彭特与莫扎特优势互补的典型例子:达·彭特脚本的狡黠激发出音乐的灵动与质朴,而同时莫扎特音乐的典雅也将唱词的格调升华、提纯,所谓“雅俗共赏”正是在这样两位绝世天才可遇不可求的合作中达成的。

这首咏叹调是不太常见的“前快后慢”的二部结构,前半段快速“贯口”展现了男低音特有沉而不笨的别样灵巧,后半段的慢速唱段则需要演唱者有丰富的乐感和生动的表演,才不会使音乐效果冷场。这也是歌剧导演经常展现奇思妙想的段落,莱波雷洛手中的“名单”经常被穿越为各种脑洞大开的“法宝”。

《唐璜》剧照

  第一幕第九场:唐·璜与采琳娜的短二重唱“我们将在那里牵手”

这段唐·璜诱拐村姑采琳娜的二重唱,是莫扎特所有原创旋律中被后世改编最多的一段,各种“莫扎特主题变奏曲”中的主题大多指的就是这一段。这段内容并不纯洁高尚的唱段二百多年来受到如此广泛的传唱和喜爱,甚至在一些场合因为没有前后剧情的衔接,被误当做一首“歌颂爱情的二重唱”,其中的原因只能归结为莫扎特这段信手拈来的旋律“过于”单纯美妙了。达·彭特的唱词描述的是一个情圣老流氓不费吹灰之力勾引了呆萌小萝莉,而莫扎特音乐呈现的却似一对儿清纯小天真,玩着“我当爸爸你当妈妈”过家家的游戏,这种奇异的反差碰撞出类似今天我们看动画片的效果:单纯可以化解一切丑恶、超越世俗道德,观众们置身事外,微笑着不用担心事情真的会变坏。

这段二重唱分为前后两段:第一段的对唱是唐·璜单刀直入的追求和采琳娜欲迎还拒的忐忑,之后莫扎特用质朴的三度平行旋律,展现出得手的唐·璜与懵圈儿的采琳娜携手同行的“甜蜜”。

第一幕第十四场:奥塔维奥的咏叹调“她心情平静”

安娜的未婚夫奥塔维奥在剧情主线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但在近、当代歌剧《唐·璜》的演出中却拥有两段精彩绝伦、音乐性格截然不同的咏叹调,但这其实并非莫扎特的原意。《唐·璜》1787年10月29日在布拉格首演,出演奥塔维奥的是男高音安东尼奥·巴里奥尼(Antonio Baglioni),在当时剧中并没有这首咏叹调。半年后,1788年5月7日《唐·璜》在维也纳的首演,这一角色改由男高音弗朗西斯科·莫雷拉(Francesco Morella)饰演,为了适应莫雷拉的技术特点,莫扎特为其量身定制了这首咏叹调以替换首演版本中的“我心爱的宝贝”。在之后的演出中,这两首各具特色、难分仲伯的咏叹调令人难以取舍,且都逐渐成为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因此在大多数的演出中,将它们全部保留,分别放在两幕中演唱。这首“她心情平静”需要极为连贯、柔和的声音控制,虽没有辉煌的高音和华丽的花腔,但始终在男高音“换声区”附近游移,是考验歌唱家基本功与艺术素养、“内行听门道”的高难度唱段。

第一幕第十五场:唐·璜的咏叹调“让大家痛饮,让大家狂欢!”

作为男主角,唐·璜在歌剧中的咏叹调都是篇幅不长、性格化的的唱段,更像是Cavatina(谣唱曲)或Cavalleta(跑马歌),而非传统结构的Aria(咏叹调),这也是莫扎特对意大利歌剧原有形式的突破之一。这段只有一分多钟的快速唱段充分展现了唐·璜豪放、热情、自负的性格,是唐·璜这一人物在剧中的核心唱段。在二十世纪初唱片工业刚刚起步、唱片播放时长只有2-3分钟的年代,这首咏叹调因其短小精悍,又在结尾有狂笑的噱头,经常被灌录成快转唱片,成一时之“金曲”。

第一幕第十六场:采琳娜的咏叹调“鞭打我吧”

村姑采琳娜在面对唐·璜突然且直率的引诱时心防几乎瞬间失守,但在与未婚夫马塞托的关系中,却是占据支配地位、游刃有余的。尽管犯下了出轨这样严重的错误,她却仍然有信心、有办法挽回马塞托对自己的爱恋。她先是放下身段,用不承认错误但甘心受罚的低姿态消解马塞托心中的愤怒,待他的怨气已经基本平复后,在咏叹调的第二部分中又祭出撒娇大法,用可爱、妩媚的挑逗使马塞托转怒为笑,乐队部分大提琴“笨拙”的快速音型就像是马塞托心猿意马的冲动,于是成功的化解了一次情感危机。

第二幕第三场:唐·璜的小夜曲“请走到你的窗前”

如果说第一幕快速咏叹调展现的是唐·璜“纯爷们儿”的一面,这首小夜曲形式的短歌则是展现他温柔、优雅、绅士的另一面,这两个唱段合在一起,就是唐·璜狂放、性感、极富魅力的完整人物形象,这不仅使艺术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也使得全剧的剧情顺理成章。这首短歌从头至尾由一把曼陀林和弦乐组的拨弦伴奏,再加上罗兰史诗风格的唱词,把听众带回到“游吟骑士”的时代。

第二幕第六场:采琳娜的咏叹调“你就会看到”

采琳娜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只是一个支线人物,但在全剧中却拥有两首优美的咏叹调和一首脍炙人口的二重唱,风头压过了安娜、埃尔维拉两位女主角,或许莫扎特对于这类单纯可爱又机灵乖巧的少女角色格外钟爱。维也纳的首演时采琳娜的饰演者路易萨.拉斯琪-蒙贝利(Luisa Laschi-Mombelli)也是两年前《费加罗的婚礼》首演时女主角伯爵夫人的饰演者,可见莫扎特对这一人物的重视。

在这首咏叹调之前,马塞托被唐·璜胖揍,作为曾出轨唐·璜的采琳娜,对未婚夫马塞托充满了愧疚。于是她用带有性感暗示的歌词和温柔的歌唱安慰沮丧的马塞托,为他的心灵的疗伤。乐队安详、欢快的尾奏也预示着这对经历“考验”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唐璜》剧照

  第二幕第十场:奥塔维奥的咏叹调“我心爱的宝贝”

这是这部歌剧布拉格首演时,奥塔维奥原版的咏叹调,与莫扎特后来改写的“她心情平静”对照,大概可知布拉格与维也纳两次演出,不同的男高音饰演者在技巧方面的擅长。相比之下这首“心爱的宝贝”更需要一位高音方便、花腔技术灵活的传统意大利式男高音来演唱。这一炫技性唱段需要歌唱者与指挥在演唱速度方面做出合适的选择,才能兼顾花腔跑句的精确和多处长达十余拍不能换气的长乐句。好在莫扎特Andante grazioso(优美的行板)的速度标注并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限定,因此不同的歌唱家对这一唱段经常会有截然不同的速度处理。

第二幕第十场:埃尔维拉的咏叹调“多么可怕的罪孽”

或许是觉得原有第一幕的咏叹调还不足够精彩,莫扎特在维也纳的首演时又为埃尔维拉这一角色加写(不是替换)了一首更富戏剧性效果的咏叹调,从后世在音乐会上单独被演唱的次数看来,这首后加进去的咏叹调确实更受欢迎。维也纳的首演中埃尔维拉的扮演者是女高音朱塞帕.卡瓦列莉(Giuseppa Cavalieri),她也是1782年《后宫诱逃》首演时康丝坦斯的首演者,并与莫扎特的个人关系相当密切。尽管从演唱难度上埃尔维拉远不如康丝坦斯那么“变态”,但它仍然是一个需要兼顾抒情性与戏剧性、技巧扎实、乐感纯正的顶级女高音才能胜任的角色。

第二幕第十二场:安娜的咏叹调“我残忍?不,我的爱人”

这一咏叹调是安娜对未婚夫解释为何一再拒绝他的温存。歌剧《唐·璜》是从莱波雷洛在安娜的闺房外为唐·璜望风开始的,之后唐·璜与安娜爆发激烈的争吵、打斗,剧情由此展开。但之前唐·璜是如何进入安娜的闺房(那可不是可以随意闯入的茅屋)、他们为何会发生争执等等情节,剧中并没有明确的交代。再加上安娜对未婚夫奥塔维奥冷淡的态度、一再推迟婚期的行为,都令人对她潜意识中对唐·璜的真实情感产生疑问。歌剧在维也纳首演时安娜的饰演者阿洛伊西亚.韦伯(Aloysia Weber)是莫扎特第一位发展到谈婚论嫁的爱恋对象,虽然没有成功,但二人的关系保持良好,后来莫扎特娶了她的妹妹为妻。伊西亚.韦伯是她那个时代维也纳最著名的女高音明星之一,这首咏叹调无论篇幅、难度、质量,都与她当时的业内地位及与作曲家的紧密关系完全相称。

《唐璜》剧照
 
第二幕第十五场:石像将唐·璜拖入地狱的场景

《唐璜》和《费加罗的婚礼》一样,尽管拥有如此众多、脍炙人口的独唱、重唱段落,它们同样也是结构严谨、细节精致丰富、音乐富于逻辑性、整体性的大型音乐作品,而非歌曲大联唱。自这部歌剧首演以来,第二幕临近终场的这段骑士长(被唐·璜所杀的安娜的父亲)化身石像,将唐·璜拖入地狱的场景一直备受推崇,被后世业内认为是音乐戏剧性描绘及特殊气氛营造的典范,有着超越莫扎特所在时代的前瞻性,令人联想到四年后《安魂曲》的技法和气氛。其中石像庄严并略带恐怖气氛的唱段,现在经常会出现一些电影中,作为恶有恶报、最终审判的暗示性配乐。

本期主讲人:张佳林

张佳林

合作钢琴演奏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声乐歌剧系钢琴伴奏及艺术指导教研室主任,雅马哈签约教育家,“基因”钢琴三重奏组(DNA Trio)成员。与许多世界著名歌唱家、演奏家合作音乐会,录制CD唱片二十余款,由中唱(CRC)、环球(UMG)、国家大剧院音乐品牌(NCPA CLASSICS)等公司制作发行。作为特邀撰稿人曾在国内各类期刊发表音乐评论及观点文章,著有《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一书。为演出及学术机构、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策划古典音乐推广活动,并主讲声乐、钢琴作品系列讲座。

张佳林/文
赵诣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