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线上专区 > 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正文

认识弦乐四重奏(一)——当我们面对古典时期

主讲人:杨一晨

国家大剧院
  弦乐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也是室内乐中最理想、最融洽、最经典的组合。虽然这种组合不像交响乐拥有庞大的气势,也没有歌剧中宏大的场面,但这种音乐形式以精致抒情为本,能营造出亲切交谈式的音乐氛围。
 
 
 
“维也纳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是古典时期弦乐四重奏的标志性人物,他们将弦乐四重奏这一音乐形式推向巅峰。海顿统一规范出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这样的弦乐四重奏形式;在莫扎特写作的23首弦乐四重奏中,最好的是献给海顿的6首,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莫扎特的思想和风格——真挚亲切、明快开朗的性格和乐观主义的精神状态;贝多芬将弦乐四重奏发展到光辉灿烂的巅峰,赋予了弦乐四重奏最高的理念、最精致的结构和最丰富的情感,并用这种音乐形式编织出意味深长的乐思。

本期经典艺术讲堂邀请到“琥珀四重奏”为观众们解析古典时期的弦乐四重奏。他们以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的《g小调弦乐四重奏》为例子,讲演结合,为观众解析演奏者如何面对弦乐四重奏。

空前绝后的“古典时期”
Classical Music既可以被翻译成“经典音乐”,也可以是“古典音乐”。为何最终选择“古典音乐”这个词呢?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古典”这个词在时间性上本身包含了“经典”的含义,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音乐历史中的“古典时期”。

18世纪拉莫确立了“大小调体系”,随后海顿确立了弦乐四重奏与交响乐的创作方式,由此古典音乐的“游戏规则”正式确立。而莫扎特、贝多芬则把这个游戏玩到了近乎完美的状态。在这一时期音乐在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等多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古典时期至今都被称为音乐史上的巅峰时期。因此“古典时期”成为了“古典音乐”的代名词。

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向古人先辈学习是我们通常的语境习惯。我们认为从古代能够流传下来的通常是值得我们学习、尊重的,正所谓“引经据典”。因此,我们也习惯于翻译成“古典音乐”。

演奏者如何“推理”一部古典时期作品?
学生时期,演奏者们在学习古典音乐的时候,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先听大师们的演奏。然后,进行不同版本的对比、模仿,最终实现自己的突破。这是所有演奏者所必经的成长阶段。但是,当演奏者的水平到达一定阶段之后,他们会遇到一些无先例可循的作品——没有CD,没有录像,对作品的认识全部源自乐谱。这时,演奏者们需要对乐谱进行仔细研究,就像推理探案一样去推理作品,把作品“复兴”出来。

当代无论是在欧洲、美洲还是中国,古典音乐界有着一套比较相近的乐曲推理方式。这通常包括了解作品所处的年代、作曲家的背景;推理作品的速度、调性;分析作品的演奏法细节、音符的排列方式;考量使用的乐器是否适合所演奏的作品;对弓弦关系的配合,揉弦,弓速,指法构造,气息,声音质感等深入研究……这些都是演奏者们要不断打磨、思考“音乐逻辑”。当然,当代古典音乐界有很多不同流派,对同一部作品会有不一样的解读。对于历史中这部作品真正怎样演奏的,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推测,是无法准确判断的。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生活在海顿所在的时代,那么古典音乐其实是当时的现代派音乐。因此,面对古典音乐我们要带着一种“回溯”的心态——回到过去与音乐家们一起往前看,而不是站在现在往回看。这是我们面对古典音乐很重要的一个切入点。

本期主讲人:琥珀四重奏


琥珀四重奏创立于2005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作为当代中国杰出室内乐组合,他们广泛活跃于国际舞台,多次创造中国室内乐历史。琥珀四重奏是第一组在国际职业室内乐比赛中获得首奖的中国组合,多次登上世界顶级音乐节的舞台,代表中国完成了一系列高规格国事演出任务。琥珀四重奏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研究作品覆盖了弦乐四重奏400年历史中的每一个时期,教授的学生多次在国内外独奏与室内乐比赛中获奖。琥珀四重奏获得了国际乐坛的高度赞誉,被誉为“当代国际室内乐领域的引领者之一”。

国际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部/策划
杨一晨/讲解
高梦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