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线上专区 > 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正文

【线上音乐会系列】“深情与青春”赏听贝多芬《钢琴三重奏》Op.1 No.3 (上)

主讲人:张佳林、基因三重奏

国家大剧院
基因三重奏

钢琴三重奏通常是由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组成的室内乐演出形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喜爱。本场周末音乐会将分为上下两期,由基因三重奏带领观众赏析贝多芬《钢琴三重奏》作品第一号的第三首《C小调钢琴三重奏》。
 
 
 
  “作曲界”的音乐世家
我们现代社会概念上的“音乐学院”实际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但早在中世纪就出现了“音乐学院”“学士”“硕士”“博士”这类概念。舒伯特、舒曼之前的那些作曲家大多是音乐世家出身。例如巴赫,整个家族都是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则都属于子承父业。

贝多芬的父亲、祖父都是音乐家,他从小的音乐教育主要来自于家庭,尤其是他的父亲和父亲的同事们。贝多芬长到十几岁时,已经展现出超乎寻常的才华,使得他必须去到更广阔的音乐世界中。当时的贵族给了贝多芬一笔助学金,资助他到维也纳深造,导师便是著名的作曲家约瑟夫·海顿。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

进入乐坛的“敲门砖”
如果我们把贝多芬的这段学习生涯比作“读博”,那么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便是一首钢琴三重奏作品——《钢琴三重奏》Op.1。这部作品出版于1795年,既是他在维也纳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近两年间与海顿、萨利埃里、申克等名家学习的成果展示。

《钢琴三重奏》Op.1中包含三首作品,分别是《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G大调钢琴三重奏》和《C小调钢琴三重奏》。其中,只有第三首《C小调钢琴三重奏》确定是在贝多芬和海顿学习期间创作的,前两首很有可能是他在波恩时期的作品,所以《钢琴三重奏》Op.1代表了年轻的贝多芬的一种全新姿态。

1790年,德国北威州巴德哥德斯堡,贝多芬在这里遇见了老师约瑟夫·海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先锋”作品《C小调钢琴三重奏》
《钢琴三重奏》Op.1在维也纳音乐界引发了异乎寻常的轰动,并为年轻的贝多芬带来了巨额的版税收入。其中的第三首《C小调钢琴三重奏》被后人认为是最为重要、且划时代的一首。在这首作品里,你可以听到三个声部同时进行,而不是某个声部衬托另外的声部。相比海顿、莫扎特同类型的作品,这首三重奏拥有四个乐章的庞大篇幅,音乐从始至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与冲劲,体现出青年才俊贝多芬的自信与野心,是贝多芬音乐创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早期杰作。《C小调钢琴三重奏》不仅展现了贝多芬在音乐戏剧性处理与调性结构布局等方面前无古人的独创性,也从此奠定了钢琴三重奏这一体裁未来200年的形态与标准。

聆听《C小调钢琴三重奏》第一乐章、第二乐章
《C小调钢琴三重奏》的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简单地讲就是一个对称的三部曲式。主部主题是典型贝多芬“自问自答”式的乐句设计:阴郁而倔强的提问,得到的是纤弱而无奈的回答。在悲剧性的主部之后,是短暂的莫扎特式优雅而甜美的副部主题,三件乐器分别在最动听的音区展现这条优美的旋律。但很快,斩钉截铁的和弦音型又回到贝多芬精力充沛的律动之中。之后的发展部、再现部对这两种相反性格的音乐素材进行发展、融合,展现出钢琴三重奏这一体裁前所未有的庞大规模与复杂深度。

第二乐章原本应该是一个慢板或者具有咏叹调性质的歌唱性段落,贝多芬却使用了变奏曲结构——由一个主题、五个变奏和一个尾声组成。无论是主题的风格还是变奏的技术手法,都体现出青年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传人的风格特质:优雅、灵动、规整、适度。在钢琴、小提琴的技巧运用方面,比起海顿、莫扎特等前辈的同类作品更加复杂,演奏难度已经不是普通业余习琴者可以胜任的了。

主讲人:基因三重奏


基因三重奏成立于2005年3月,由钢琴家张佳林、小提琴家张精冶和大提琴家宋昭组成。三位成员共同生活学习于中央音乐学院的三十余载所缔结的深厚友谊,是创立“基因”三重奏的初衷。自2005年4月首演以来,基因三重奏在全国各地已举办百余场专场音乐会,同时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国家大剧院等地举办系列讲演活动,推广室内乐经典作品。发行的录音专辑包括:《基因三重奏现场录音》(2009)、《穿越时光》(2021)、《贝多芬、莫扎特、海顿钢琴三重奏》(2018)、《贝多芬“大公”三重奏》(2021)、《超越时代的声音》(2022)。

基因三重奏/演奏
张佳林/导聆
赵诣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