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京,有句话叫“建城三千,定都八百”,意思是说北京建城有三千多年历史,定都有八百多年历史。北京除了有闻名遐迩的故宫、长城,还有很多饱经岁月早已融入人们生活的”京味”景致。
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特别策划的”追梦京华——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由指挥张鸣执棒北京民族乐团,北京电视台主持人阿龙担任导聆。本期音乐会选取民族管弦乐《燕京八景》中的部分乐章《琼岛春阴》《居庸叠翠》《蓟门烟树》。仲春初夏,花红柳绿,正是游园赏景的好时节,让我们一起跟随音乐语言,足不出户尽享北京历史的音画长卷。
“燕京八景”最初得名于金代,后由乾隆皇帝御定为八处美景——琼岛春阴、居庸叠翠、蓟门烟树、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太液秋波、金台夕照、西山晴雪。自古以来,围绕燕京八景这一主题的艺术创作众多,其中有诗歌、画作,也有音乐作品。管弦乐组曲《燕京八景》,由著名作曲家关乃忠先生创作。整部作品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线,将”燕京八景”中的每一景作为独立乐章呈现,作曲家还将单弦牌子曲、京剧曲牌、西河大鼓及京韵大鼓等老百姓熟悉的旋律融入其中,使得每一景都包含着优秀的中华民族历史故事,又具有浓郁的北京风格。
在《琼岛春阴》里尽收春日美景
“琼岛春阴”指的是北海公园里琼华岛美景。在北京众多公园里,跟北京定都史一样长的公园,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北海公园。神话中将仙居描绘成“一池三仙山”,即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古代的帝王都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羡慕神仙居所。因此,皇帝修建皇家园林也仿照仙居,在北京修建了一池三仙山,其中“三仙山”之一就是现在北海公园的琼华岛。琼华岛上有太湖石,沿岸随风摇曳的垂柳,每年春天的时候花红柳绿,再加上它是独立湖面当中,很像一个盆景,因此得名琼岛春阴。
乐曲《琼岛春阴》的音乐素材来自单弦牌子曲“春景”。作品运用了具有北京特色的乐器三弦,同时胡琴,笛子流畅而优美的曲调像是穿梭在花间的蝴蝶和蜻蜓,一派安宁祥和的春日美景尽收眼底。
在《居庸叠翠》中领略自然与人文奇观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之中,北京属于燕国。当时燕国就设了一个“塞”叫居庸塞,根据《吕氏春秋》一书的记载,“天下九塞,居庸其一”。后来,《汉书》里第一次出现了居庸关这个名字。居庸关是一个军事防御体系,可能很多人觉得没有美景,实则不然。因为居庸关的建筑形制跟其他工程不一样,它两边有山,中间有谷,山上有树,谷中有河,一年四季都有美景。说到居庸叠翠,“叠”说的是层峦叠嶂,“翠”则是仲春初夏时节,绿树长出了叶子,满眼望去一片的苍翠,景色优美。
除了自然景色外,这里还有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就是詹天佑先生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居庸关段。为了将这处优秀的人文景观用音乐展现,作曲家在《居庸叠翠》这一乐章中,加入京剧曲牌“夜深沉”的音乐元素,同时巧妙运用并发挥唢呐的音色特点来模仿火车的汽笛声,通过拉弦乐器、弹拨乐器的互相配合,描写火车在山路上爬坡的场景。聆听时,我们好像穿越到一百多年前的京张铁路,边欣赏居庸关的苍翠美景,边回望历史,领略巧夺天工的伟大工程。
在《蓟门烟树》下看城市车水马龙
春秋战国时期,北京属于燕国,燕国的都城叫“蓟城”。明代的《长安客话》一书中提到“蓟丘”一词,就是一个土山上面长满了“蓟”这种野菜。所以,有种说法是当年的北京因为野菜的名字得名叫做“蓟城”。“烟树”是云烟缭绕的树林。初夏时节,下起蒙蒙细雨,在烟雨蒙蒙中形成了蓟门烟树这样的景致。蓟门烟树在老北京时期就非常受欢迎,比如春天来这里踏青,秋天重阳节在这里登高望远。
乐曲《蓟门烟树》音乐素材来自西河大鼓“玲珑塔”。清晨,在城门遥望,西北一片烟云和远树。待到城市渐渐苏醒,人们开始集聚,车水马龙,在逐渐活跃的节奏上,笛子和板胡开始对话,随后唢呐也在欢快的歌唱。随着节奏的加快逐渐积累成高潮。一片欢快的市井景象。夜幕降临,人群散去,西方远山一片红霞。
本期导聆:阿龙
卢文龙,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北京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称号。代表节目《这里是北京》《星夜故事》《生活这一刻》《味道掌门》。广播节目代表作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话说天下》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阿龙说北京》节目。个人出版图书《阿龙聊北京》《街角的老北京》。
本期指挥:张鸣

北京民族乐团常任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少年民族乐团常任指挥;中国戏曲学院民族乐团常任指挥;“不亦乐乎”中国民族室内乐团艺术总监。
本期演奏团体:北京民族乐团

北京民族乐团于2015年9月正式组建,隶属于北京演艺集团,其前身为北京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是北京市属文艺表演团体之一。乐团自成立以来先后推出了《北京回响》《国乐耀中华》《国乐大典》等大型民族音乐会,创作推出了《燕京八景》《新国门畅想》《中轴》《漫弹》《大运河》等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同时乐团在演出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先后创作推出了多媒体情景音乐会《五行》、打击乐儿童剧《寻找最后一滴水》、国乐剧《春江花月夜》、现代民族音乐会《土地的吟诵》以及《国潮》《国风》等一系列时尚现代的精品演出项目。
阿龙/导聆
张鸣/指挥
北京民族乐团/演奏
方俊舒/整理
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特别策划的”追梦京华——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由指挥张鸣执棒北京民族乐团,北京电视台主持人阿龙担任导聆。本期音乐会选取民族管弦乐《燕京八景》中的部分乐章《琼岛春阴》《居庸叠翠》《蓟门烟树》。仲春初夏,花红柳绿,正是游园赏景的好时节,让我们一起跟随音乐语言,足不出户尽享北京历史的音画长卷。
在《琼岛春阴》里尽收春日美景
“琼岛春阴”指的是北海公园里琼华岛美景。在北京众多公园里,跟北京定都史一样长的公园,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北海公园。神话中将仙居描绘成“一池三仙山”,即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古代的帝王都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羡慕神仙居所。因此,皇帝修建皇家园林也仿照仙居,在北京修建了一池三仙山,其中“三仙山”之一就是现在北海公园的琼华岛。琼华岛上有太湖石,沿岸随风摇曳的垂柳,每年春天的时候花红柳绿,再加上它是独立湖面当中,很像一个盆景,因此得名琼岛春阴。
乐曲《琼岛春阴》的音乐素材来自单弦牌子曲“春景”。作品运用了具有北京特色的乐器三弦,同时胡琴,笛子流畅而优美的曲调像是穿梭在花间的蝴蝶和蜻蜓,一派安宁祥和的春日美景尽收眼底。

张若澄(清)《燕京八景图》之《琼岛春阴》
在《居庸叠翠》中领略自然与人文奇观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之中,北京属于燕国。当时燕国就设了一个“塞”叫居庸塞,根据《吕氏春秋》一书的记载,“天下九塞,居庸其一”。后来,《汉书》里第一次出现了居庸关这个名字。居庸关是一个军事防御体系,可能很多人觉得没有美景,实则不然。因为居庸关的建筑形制跟其他工程不一样,它两边有山,中间有谷,山上有树,谷中有河,一年四季都有美景。说到居庸叠翠,“叠”说的是层峦叠嶂,“翠”则是仲春初夏时节,绿树长出了叶子,满眼望去一片的苍翠,景色优美。
除了自然景色外,这里还有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就是詹天佑先生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居庸关段。为了将这处优秀的人文景观用音乐展现,作曲家在《居庸叠翠》这一乐章中,加入京剧曲牌“夜深沉”的音乐元素,同时巧妙运用并发挥唢呐的音色特点来模仿火车的汽笛声,通过拉弦乐器、弹拨乐器的互相配合,描写火车在山路上爬坡的场景。聆听时,我们好像穿越到一百多年前的京张铁路,边欣赏居庸关的苍翠美景,边回望历史,领略巧夺天工的伟大工程。

张若澄(清)《燕京八景图》之《居庸叠翠》
在《蓟门烟树》下看城市车水马龙
春秋战国时期,北京属于燕国,燕国的都城叫“蓟城”。明代的《长安客话》一书中提到“蓟丘”一词,就是一个土山上面长满了“蓟”这种野菜。所以,有种说法是当年的北京因为野菜的名字得名叫做“蓟城”。“烟树”是云烟缭绕的树林。初夏时节,下起蒙蒙细雨,在烟雨蒙蒙中形成了蓟门烟树这样的景致。蓟门烟树在老北京时期就非常受欢迎,比如春天来这里踏青,秋天重阳节在这里登高望远。
乐曲《蓟门烟树》音乐素材来自西河大鼓“玲珑塔”。清晨,在城门遥望,西北一片烟云和远树。待到城市渐渐苏醒,人们开始集聚,车水马龙,在逐渐活跃的节奏上,笛子和板胡开始对话,随后唢呐也在欢快的歌唱。随着节奏的加快逐渐积累成高潮。一片欢快的市井景象。夜幕降临,人群散去,西方远山一片红霞。

张若澄(清)《燕京八景图》之《蓟门烟树》
本期导聆:阿龙

卢文龙,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北京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称号。代表节目《这里是北京》《星夜故事》《生活这一刻》《味道掌门》。广播节目代表作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话说天下》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阿龙说北京》节目。个人出版图书《阿龙聊北京》《街角的老北京》。
本期指挥:张鸣

北京民族乐团常任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少年民族乐团常任指挥;中国戏曲学院民族乐团常任指挥;“不亦乐乎”中国民族室内乐团艺术总监。
本期演奏团体:北京民族乐团

北京民族乐团于2015年9月正式组建,隶属于北京演艺集团,其前身为北京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是北京市属文艺表演团体之一。乐团自成立以来先后推出了《北京回响》《国乐耀中华》《国乐大典》等大型民族音乐会,创作推出了《燕京八景》《新国门畅想》《中轴》《漫弹》《大运河》等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同时乐团在演出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先后创作推出了多媒体情景音乐会《五行》、打击乐儿童剧《寻找最后一滴水》、国乐剧《春江花月夜》、现代民族音乐会《土地的吟诵》以及《国潮》《国风》等一系列时尚现代的精品演出项目。
阿龙/导聆
张鸣/指挥
北京民族乐团/演奏
方俊舒/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