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线上专区 > 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正文

【中国交响乐之春】追忆与展望——指挥家李心草谈“交响乐之春”与交响乐普及

主讲人:李心草

国家大剧院
自2008年起,两年一届的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已连续举办六届。今年春天,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如约而至。本期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特别邀请了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心草与观众朋友们面对面,分享他对交响乐普及的理解。
  
 
一、“交响乐之春”的由来 
“交响乐之春”最早出现在1987年3月——首都体育馆举办的“首都交响乐之春”音乐会。当年在音乐会的结尾演出时,李德伦先生指挥所有参演的乐团大约800人共同演出了《春节序曲》和《1812序曲》这两首曲子。在那个年代,能在首都把这么多乐团聚在一起演出,可以说是空前的盛事。在当年的报纸上对这次音乐会有一个定义:对交响乐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
  
二、国内外交响乐在交流中蓬勃发展 

1979年柏林爱乐乐团首次访华演出时,著名指挥家卡拉扬与时任中央乐团首席指挥李德伦握手

1979年柏林爱乐乐团首次访华后,一些世界级的乐团和音乐大师陆续访华演出。在那个年代,观众想买到一张音乐会的票都是非常困难,而现在的观众想要听一场优质的音乐会已不再是奢望,越来越多的国际顶级乐团来到中国,不仅在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甚至在一些二线城市也有他们的精彩演出。

现在国内交响乐团的交流发展也非常普遍。乐团之间的交流就好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一次次的相聚中,我们会互相了解、交流信息、取长补短。今天国内交响乐团的发展与这种交流是密不可分的,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中国交响乐之春”就是一个例子,每一次我们聚集到国家大剧院这个舞台,我们都要当观众去听彼此的演奏。当然这里面也有竞争的意义,这就使得交流更有必要了。

三、交响乐普及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 

上世纪60年代,中央乐团在农村做交响乐普及演出,指挥李德伦

说到交响乐在中国的普及,就不得不再次提到李德伦先生。上图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中央乐团在李德伦老师的带领下在中国乡村为农民演出的照片。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山人海、甚至有坐在房顶上的观众观看音乐会,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现场的热烈气氛,很多音乐爱好者就是这样开始接触到交响乐的,每每看到这些照片,都让人为之动容。

1994年,李德伦和李心草在广东做交响乐普及

到上个世纪了90年代,我开始了指挥生涯的历程。1994年,我和李德伦先生在整个广东省巡演了一个月,致力于交响乐的普及音乐会,这段经历令我终身难忘。

交响乐的普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普及不是一天两天能见成效的,这与交响乐团的发展是一样的道理。乐团的发展和交响乐普及都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去走,音乐是要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去听。我特别喜欢姚明的一句名言:不要老想着目标是什么,踏踏实实走好脚下每一步,有一天你抬头,你会发现目标就在你面前。李先生说,他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在中国普及交响乐。我想在中国可能需要几代人才真正能在普及交响乐方面取得成效。等我到了李先生这个岁数的时候,我想我也会带着年轻人和李先生做同样的事情。
  
四、作为普通观众去欣赏音乐更幸福 

指挥家李德伦在下乡演出中与农民大爷交流

很多人会觉得交响乐高高在上,欣赏门槛很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条件才能去欣赏,我认为其实不然。如果真的像职业音乐家一样在大脑里装了很多理论知识去欣赏音乐,反而会削减听众对音乐本身的感悟。正如电影导演在看电影的时候,出于职业本能会去挑毛病,而不是地欣赏电影;同样,作为职业音乐工作者,我们对曲目的难点一清二楚,即使面对世界级的乐团演出也无法完全放松地去欣赏。但是,普通观众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感受去欣赏和想象。因此我觉得作为普通观众去欣赏音乐更幸福。指挥家李德伦先生在做音乐普及讲座的时候曾说过:都去搞专业了,谁来听啊?听上去很通俗,但是道理很深刻。

我有一句自己原创的话:音乐是全世界最无私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最自私的艺术形式。为什么无私呢?因为音乐没有对错。当我们放一首德彪西的《大海》,有些人会知道这是讲大海,而不知道这首曲子叫《大海》的人可能就听出别的内容了。哪个答案是对的呢?哪个答案都是对的,因为音乐没有标准答案。当然,可以说音乐也有标准答案,因为只要你有想象力,不管你想象出什么都是对的。作为职业演奏家来说,只要你有乐句,有音乐形象、音乐性格,音乐符合逻辑都是对的。不对的只有一种,这就是你的音乐里什么都没有,你的大脑里没有想象。这么多的答案,没有对错,因此音乐是最无私的。

那么音乐为什么是最自私的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我们不会因为答案不同而起争执,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的答案留在心里,自己去回味这种音乐感觉,这就足够了。

本期主讲人:李心草


现任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副团长,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管弦乐团名誉团长,兼任中央音乐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多次在国家重要外事文艺演出中担任指挥,如2016年杭州G20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扬帆未来”文艺演出等。

李心草/主讲
王成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