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线上专区 > 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正文

【百年辉煌:中国交响】指挥家郑小瑛解读 走遍世界的中国交响诗篇《土楼回响》—— 奇妙的“树叶吹奏”

主讲人:郑小瑛

国家大剧院
  在《土楼回响》的总谱上,作曲家刘湲在题记中这样写道:
“你们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如滚滚的黄河之水,执拗地、坚韧地,汇入大海。 ”——致客家人

指挥家郑小瑛教授曾写道:“我那被土楼文化触动的心灵,那要寻找到能写出好听音乐的作曲家的审美取向,那作为一个率领音乐大军进行表演的指挥者对弘扬祖国优秀交响乐作品的责任心,那不管遭遇何种困难委屈也不后退的坚持,不过是来自我从青年时代就种下的、‘美好音乐应当与大众分享、应当为人民服务’的朴素初心罢了!”“一个并没有上方指令,也没有任何专项经费的民营乐团,为了传播优秀中国交响乐,自觉自愿地扛起重担,走过了一段不平坦又极有价值的道路。”在评价《土楼回响》这部作品时,郑小瑛教授说:“它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念根、有广阔胸怀的一种‘中华魂’”。

本期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我们邀请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教授为大家解读这部在全世界上演七十余场的中国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带领大家了解作品背后有趣的故事,赏听第三乐章中的“树叶吹奏”,品味这部中国交响巨作蕴含的中国味道。
 
 
 
一、何谓“福建土楼”? 

土楼图片
 
土楼照片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土楼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以龙岩市境内的永定土楼、漳州市境内的南靖土楼最为著名。

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福建省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这些土楼或方或圆,以圆为主,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
  
二、《土楼回响》的首演 

《土楼回响》的首演

2000年11月21日,第一部以客家史诗为内容的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刘湲作曲)由我国第一个“民办公助”的厦门爱乐乐团在第16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千名客家人代表奏响。不是在音乐厅,不是在艺术场馆,而是在龙岩体育馆首演,受到了在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三、《土楼回响》中神奇的“树叶吹奏” 

树叶吹奏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杨柳枝》中写道: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一千多年前,叶子就出现在中国宫廷乐里。日本在研究我国吹奏树叶的历史时,曾在成都永陵博物馆中发现了树叶吹奏的石雕像。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三窟里面,也有民间吹叶的石雕像。《闽西民间音乐初探》(王卓模著)中提到,闽西最有特色的艺术品种要数“竹板歌”和“树叶吹奏”。后来,作曲家刘湲老师在创作《土楼回响》的时候,把这两种演奏形式都写进了这部作品。

树叶吹奏在我们中华民族音乐的历史长河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艺术品种,并且在客家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树叶吹奏在很多地方都已失传,能很好地演奏树叶的人为数不多。《土楼回响》将树叶吹奏展现给了全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艺术和中国的文化,为中国的特色艺术形式而吸引、而喝彩。

本期主讲人:郑小瑛


1929年生,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原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终身荣誉指挥,原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指挥系主任,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第一位登上国外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人。
指挥家郑小瑛曾是我国第一个志愿者乐团“爱乐女”室内乐团的音乐指导;她曾任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15年。她曾成功地在20多个国家指挥演出;她曾获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和两枚俄中友谊荣誉勋章;她被世界合唱理事会邀请出任世界合唱比赛荣誉艺术主席团永久成员。她曾荣获中国歌剧事业特别贡献奖、文华指挥奖,中国文联、中国音协“金钟奖”的终身成就奖。

郑小瑛/主讲
赵诣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