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沐玮上妆 图片1
京剧《杨家将》作为一出骨子老戏,就是以生行和净行为主的对儿戏,两个行当在该剧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戏份。现在舞台上经常演绎的四折分别为《托兆》《碰碑》《调寇》《审潘》,讲述了北宋年间杨继业携杨家七子保家卫国却被奸人陷害而亡,最后平反昭雪的故事。全剧从杨七郎被潘洪乱箭射死后,鬼魂托兆预言父亲杨继业大限将至开始,至奸臣潘洪被智审认罪真相大白,起承转合,精彩纷呈。在往期经典艺术讲堂线下活动中我们曾以生行的角度赏析此剧,以老令公杨继业和清官寇准的行当出发,讲述了《碰碑》和《调寇》的故事。本期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我们将开启新的视角,邀请花脸名家、国家一级演员邓沐玮老师,从另外一个行当——净行的角度,给观众朋友们讲解《杨家将》其他两个重要角色:杨七郎和潘洪。

邓沐玮 饰 杨七郎 图片2

邓沐玮 饰 潘洪 图片3
《托兆》中的七郎杨延嗣和《审潘》中的潘洪都是净行花脸中比较有特色的代表人物,在这部戏中他们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角色。杨延嗣是剧中的正面人物,年轻的武将,没有胡须的青少年,民间传说杨七郎是黑虎星下凡,故脑门书一草书“虎”字,表现人物勇猛刚毅的性格;潘洪则是朝中大臣,带满口白须的老年坏人,白面奸诈多疑、阴险狠毒。
在唱腔方面杨七郎的表演采用金少山金派唱法,虽然听起来略显简洁朴直,但是结合剧情分析,《托兆》一折讲述的是七郎搬救兵时被潘洪乱箭射死,作为冤屈而亡的灵魂给父亲托梦,本身就具有一种悲凉伤感,符合人物特点。后期塑造潘洪角色时则会采用裘盛戎裘派的细腻唱法,增加韵味悠转,因为潘洪作为朝中大臣线条塑造更加复杂,人物内心冲突多样,身段动作、眼神步伐等都要符合人物状态。

邓沐玮 饰 杨七郎 图片4

邓沐玮 饰 潘洪 图片5
剧中唱腔示范内容:
杨延嗣:叫鬼卒,站两厢,听我一令。
潘洪:潘仁美跪殿角实言告禀,尊一声,阎君爷细听详情。
剧中念白示范内容:
潘洪:先前做事错,如今后悔迟。小小的御史衙门,倒有些威风煞气。
潘洪:我当是谁,原来是小寇儿。请了。
寇准:见了本御史为何不跪?
潘洪:见你若是下跪,若见了当今万岁,我岂不要趴伏在金阶?
潘洪:看这些大鬼小鬼,牛头马面,莫非老夫我死了吗?上面阎君叫到,潘洪啊潘洪,你在阳世,怎样苦害杨家,若招了实口供,放我还阳,他道我,还有一朝人王帝主可做,我若执意不招,那时怒恼阎君就将我插入油鼎…哎呀!有道是冤仇可解不可结,我还是招了的好,招了的好,哎!我招了,招了罢!
杨延嗣:在阳间打死潘豹,下阴曹恶气难消!我乃七郎延嗣鬼魂是也。今当我父,归位之期,不免去至宋营托一梦兆,众鬼卒!驾起阴风宋营去者!
本期主讲人:邓沐玮

邓沐玮
京剧表演艺术家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一九九二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小喜爱京剧,十一岁考入天津戏曲学校,受教于刘少峰、张福昆先生。1969年入天津京剧团,先后表演了《铡判官》《赤桑镇》《大·探·二》《锁五龙》《遇后·龙袍》、新编历史剧《一代元戎》等剧目,曾受教于名净王泉奎先生,学习了《五台会兄》《断密涧》等剧目。1981年拜裘派花脸艺术家方荣翔为师,对裘派艺术精髓有了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他嗓音浑厚宽亮,颇具黄钟大吕之歌喉,曾获得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中青年京剧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梅兰芳金奖大赛金奖、上海白玉兰奖等奖项。
邓沐玮/讲述
孙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