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线上专区 > 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正文

【戏曲工作坊系列】须髯若神——品京剧老生的捋髯神韵

主讲人:杨少彭

国家大剧院
​​戏曲舞台上,生、净、丑各行角色所戴的髯口,又称“口面”,是代表人物面部的两腮和颏下部分生长的胡须的象征物。中国古代的男人以须长为贵,有美髯之说。髯口是用犀牛尾、马尾、细尼龙丝或假发制成的。它是代表剧中人物年龄、性别、性格的一种不可少的装饰。

京剧老生又称须生、正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髯口的装扮和使用是老生行当中非常重要的道具之一。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胡子,如果颜色为黑色,则称为"黑三"。另外还有灰色,即花白的三绺胡子叫"黪三"。白色的三绺胡子叫"白三"。还有就是整片满口的胡子,不分绺,术语称"满"。本期的戏曲小课堂我们跟随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派老生传承人杨少彭老师一起,共同学习京剧老生捋髯这一动作的要点特色。


京剧老生的髯口



京剧老生的髯口


髯口是老生行当必备的道具,任何与老生相关的人物都需要通过髯口进行角色的塑造。演员要利用髯口表演出许多优美的身段,借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各种复杂的感情。“捋髯”就是捋胡子,看似简单的一个基础动作要做到行云流水也是有很多门道和规范的。捋须表示整理的意思,半捋表示思索,双手表示郑重,挡须表示害羞,吹须表示恼怒,揉须表示忧愁,摊须表示决断等。

戴髯口

戴髯口

老生在出场的时候经常会做捋髯的动作,不论是单手或是双手,都以食指和中指抓住侧缕从上至下,要注意捋髯不可从胡须中部开始,必须从耳朵下方胡须根部出发,向下捋至胡须底部然后再放下。
右手捋髯

左手捋髯

双手捋髯

捋中髯时双手并行,胡须从虎口处如流水般捋至底部。

捋中髯

拖中髯时两只手手背向外,移动至中髯根部顺流向下,与此同时双手手腕逐渐翻转向上,待至髯口底部时双手托起胡须,最后放下。
 
弹髯口是捋髯中比较有观赏性的一种手法。弹侧须时前期动作与捋髯相同,从胡须根部向下捋至胡须三分之二的部分,同时中指收回只留食指托住胡须,借助向下的劲头手指和手腕同时用力将胡须向外弹起。

右手弹髯

左手弹髯

弹中髯时双手手背向外同时下捋,至三分之二的部分运用双手手指力量向上一挑,双手捧住,最后整理。弹髯口在实际表演过程中略有难度,要想弹出美感难度较高,需要多加练习。
 
本期主讲人:杨少彭

京剧老生,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自幼随父亲杨乃彭学习杨派剧目。第五届CCTV全国青京赛金奖得主,文化部评比展演一等奖得主,当今国内炙手可热的杨派老生。擅演剧目《击鼓骂曹》《秦琼观阵》《伍子胥》《杨家将》《失空斩》《文昭关》等。

杨少彭

杨少彭/讲述
孙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