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线上专区 > 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正文

【话剧剧目大家谈】从《幺幺洞捌》看赖声川如何破解戏剧创作的密码

主讲人:赖声川

国家大剧院
《幺幺洞捌》2021年初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吸引了很多戏剧爱好者的关注。本期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邀请著名戏剧家、导演赖声川老师从《幺幺洞捌》出发,为我们解密他在编剧和导演上的创作密码。

《幺幺洞捌》首演于2019年,讲述了2019年的作家舒彤无意间发现自己的工作室通往1943年的世界。
在那里,正在进行一个名为“幺幺洞捌”的秘密行动的故事。
 
 
  
一、和演员一起即兴创作还是自己伏案编写大纲?我剧本创作的起点与路径
我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是自发的,而不是事先命题的创作。早年,我会用即兴创作的方式——即在有一个简单的构想后,制定一些即兴创作的题目让演员自由发挥,而我在旁边编辑、导演或者重新改题目,慢慢地一个戏就会浮现出来。

创作《幺幺洞捌》的时候我却没有做即兴创作。我在上海一个老城区里看一些老厂房,突然有所感悟——我们每天走在路上、踩在脚下的这些街道,曾经被很多不同的人踩过。如果一个小说家或一个艺术家能感受到时空停滞,感受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发生的事情,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这个剧本的构想。

有了灵感,详细的大纲慢慢形成,再不断进行整理、修改,成稿。看似通俗的表面之下却容纳了很多东西,包括符号、音乐、以及背后所承载的深刻含义……

话剧《暗恋桃花源》自1986年首演以来经久不衰,因其独特的戏剧结构和舞台表现被奉为现代戏剧经典。

二、写剧本有套路还是没有套路?我“说故事”的逻辑与结构
我的戏大部分都是在“说故事”。如果一个故事没有良好的结构,就会垮下来,观众欣赏起来也会寡淡无味。一个拥有“有机生命”的剧本需要有一个节奏、形状,或者说一个抛物线,让剧情不断推进。

戏剧剧本的经典结构示意图——主要弧线和附加的次要弧线。
图为英国当代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斯林著《戏剧剖析》一书中《戏剧的结构》章节的配图。
三、适不适合演话剧?我如何让演员达成共同的表演频道
对导演来说,与来自不同背景和接受不同训练的演员合作是一个挑战。比如《曾经如是》这部戏,除了班底演员外,还有郝蕾和张杰的加入。班底的演员熟悉我的表演“密码”,而郝蕾和张杰需要经过沟通、练习和学习,很快融入这种“密码”。这就是我一直在艺术人生中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我可以和不同的演员合作,让他们融入进来。

四、先做演员训练还是直接排戏?作为“手工艺人”亲历亲为的导演
剧场艺术是个“手工艺”。导演和编剧就像一个手工艺人,慢慢地把它拼起来,呈现在观众面前。这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我都会亲力亲为,参加排练、负责演出等等。通常,正式排练前一个月,我会带着演员进行剧本围读,让演员了解自己的角色;同时,去不断完善剧本。开始排练后,会进行一些形体方面的练习。演出前,我会带着演员热身,甚至于某一部戏会有一些特殊的表演方式。比如《曾经如是》这个戏里的“走路”,因为它是一个环形的舞台,类似《如梦之梦》的演法,所以要做一些如何环绕观众行走的训练。

话剧《如梦之梦》2000年首演于台北。
该剧首创环绕形式的剧场,观众坐在舞台的中央区,舞台包含八个方位,三个楼层,穿越多个时间与空间。

本期主讲人:赖声川


著名的华人戏剧家之一,乌镇戏剧节常任主席、评委会主席。被媒体评价为“现今最顶尖的中文剧作家”、“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这一代中国首席剧作家导演”等。上海上剧场及“表演工作坊”艺术总监。他的原创编导戏剧作品包括《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如梦之梦》《曾经如是》等。

赖声川/口述
王成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