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笔墨当随时代,亦能映照时代。冯远先生的艺术,正是这样一面深邃的“岁月之镜”。它不仅照见物象之形,更能照见历史之魂、生活之质与天地之心。
冯远作为一位在当代中国画领域深具影响力的大家,始终致力于探索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其艺术之路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脉,又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他精湛的造型能力、深厚的笔墨修养与宏阔的人文关怀,在其创作中熔铸为一,形成雄浑中见精微、正大处寓深情的独特艺术风格。此次展览汇聚了冯远先生数十载艺术生涯的菁华,通过“古都纪景”“浮生写心”“先贤遗音”“天地有情”四个单元的作品,集中体现出画家的艺术追求。
“古都纪景”以古今北京为画卷,在时空交响中钩沉古都文脉;“浮生写心”捕捉华夏各族儿女的神韵,于质朴形象中书写生命本真;“先贤遗音”对话往圣先贤,以笔墨为载体重现高逸的精神图景;“天地有情”则寄情草木山川,在自然意象中叩问宇宙生机。四个篇章虽题材各异,却共同构筑了一个气象万千、融汇天人的艺术世界。纵观冯远先生跨越教育者、管理者等诸多领域的职业生涯,其艺术创作始终与公共文化事业互相滋养。而本次展览,则是他在历经多重社会角色之后,向艺术家本真身份的深情回归与纯粹表达。
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级综合艺术展示平台,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公众艺术素养。本次举办冯远先生的中国画作品展,希望观众通过这面“岁月之镜”不仅能够了解一位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懈探索的心路历程,也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记忆。愿大家在这些精彩的作品中,体悟中国画艺术在当代的深邃与宽广,并在与艺术的对话中,照见自己心中的那片天地。
国家大剧院院长 王宁
2025年10月
简 历
1952 年生于上海。1969年下乡务农,1978 年入读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1980 年留校任教,1996 年起先后历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艺术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全国政协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委员。曾获优秀青年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获颁法兰西共和国文化骑士勋位荣誉。
作品多以反映历史题材和现实生活为主,追求造型严谨生动,生活气息浓郁,绘画形式新颖,擅长创作大型史诗性作品和古典诗词画意作品。代表作品有中国画《世纪智者》《屈赋辞意》《今生来世》《逍遥游》《远山》《心幡》《逐日图》等。主要论著有《东窗笔录》《重归不似之似》《回到单纯》《人的艺术和艺术的人》《以传世之心而为传世之作》《水墨人物画教程》等百余万字。出版有作品集、论文集、教材多种。其作品入选国内各届大型美术展览,获金、银、铜及优秀奖20余次,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自 序
感谢国家大剧院的盛意邀约,我的“岁月之镜”中国画作品展有幸在国家艺术殿堂与公众见面。
这里展出的作品,是我从多年累积之未熟之作中拣选出的部分作品。内容分为:“古都纪景”“浮生写心”“先贤遗音”“天地有情”四部分。
人生如登临、余亦逆旅人。倏忽之间,从幼读、务农、学艺、治教、从政……及至复归本业,余执笔已逾甲子。而今每对宣素,余尝觉毫端时代心绪奔涌,笔底似见众生砥砺图强,国家社稷日新,遂常以图写“为生民立命,为时代造像”为己命,孜孜矻矻、未敢懈怠。
我的所思所想,所冀所求,都在我的作品中。
感谢时代赐我以岁月朗晴,感恩生活赋我以逆顺磨砺,感念尊长师友给我以滋育扶携。艺海无涯,我仍将持“学生”心态,执锥管以为桥,连天接地、诵唱古今,克尽晚晴绵薄之力,以笔墨真诚录记国人共同的情感与理想。”丹青技小,所载者大”,此箴言如炬,烛照余数十载求索跋涉,希图使作品与时代同频、得具历史厚度和生命温度,跨山越海、镂月裁云、集腋成裘,今虽白发点额,仍恐负此初心。
艺术家是时代的亲历者、悟觉者、记录者、创作者,也是劳动者。个体生命须臾,常忆昔东坡居士所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如若这些作品能够给观众带来些许审美的愉悦或心灵慰藉,在我,则与有荣焉。
谨以此展求教方家同好。
冯远
乙巳季中秋于京华
老北京烟火人家-之喜结良缘 纸本设色 49cmx38cm 2025年
老北京烟火人家之鸟爷炫鸟 纸本设色 49cmx38cm 2025年
圣都纪景之一 纸本水墨 68cmx45cm 2025年
圣都纪景之二 纸本水墨 68cmx45cm 2025年
圣都纪景之三 纸本水墨 68cmx45cm 2025年
浮生写心
今生来世 纸本设色 218.7cmx502.7cm 2011年
一律 纸本设色 69cmx138cm 2018年
公民 纸本设色 250cm×300cm 2020年
致爱与生 纸本设色 297cmx193cm 2023年
明日之子 纸本设色 190cmx145cm 2025
先贤遗音
诸子图之庄周 纸本设色 180cmx97cm 2010年
诸子图之孙武 纸本设色 180cmx97cm 2010年
屈原与楚辞 纸本设色 300cmx214cm 2016年
唐宋八大家之七 纸本水墨 152cmx42cm 2020年
苏轼·江城子词意 纸本设色 198cmx98cm 2024年
天地有情
国槐 纸本设色 115cmx202cm 2007年
紫竹二月之二 纸本水墨 60cmx123cm 2020年
紫竹二月之三 纸本水墨 60cmx123cm 2020年
神脊 纸本水墨 177cmx378cm 2023年
圣源 纸本设水墨 177cmx373cm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