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观游览 > 艺术展览 > 正在展出
大道同工——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
展览时间:2025/03/25-2025/05/05
展览地点:大剧院艺术馆(西厅)
  • 展览介绍
  • 展厅实景
前 言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特指精谨细腻的中国画技法,重线条、色彩和装饰性是其三大特征,常以“三矾九染”形容其反复渲染的技巧和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工笔画是中国美术的主流绘画形式,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出土的帛画中初现端倪,勃兴于唐、五代,北宋盛极一时,自元明以来在中国画坛逐渐衰微。但工笔画技法的深厚传统在壁画、工艺美术领域被继承了下来,到新中国成立尤其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工笔画得以再次复兴,并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创作面貌。
此次展览聚合当代中国工笔画领域学术探索、艺术风格、创作成果突出的七位著名工笔画家——陈孟昕、贾广健、刘万鸣、卢禹舜、莫晓松、唐勇力、王颖生,汇集其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力作约80件以飨观众。这七位画家在人物、花鸟走兽和山水画科领域数十年深耕不辍,在工笔画题材、材料和技法上摸索变革、探索精进,虽然艺术面貌各成一派,但其创作都共同展现了对生活、自然、时代的感受体味,对工笔画继承与创新的思考,对天地大道、艺术之道的执着求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此次展览见证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工笔画,历经岁月洗礼发展至当下,依旧迸发着鲜活的生命力;新时代的艺术家们以笔为媒,将古老的文化基因巧妙嵌入当代艺术语境,画面中既能一窥千年传承的古韵,又满溢着现代社会的多元活力,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闪亮名片。
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级综合艺术展示平台,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愿观众能够在一幅幅精微细腻、气韵悠长的作品中领略中国工笔画的诗情画意,感受美的陶冶,体味画家们对自然与生命的礼赞。
国家大剧院院长 王宁
2025年3月
 
陈孟昕
现为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及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名誉副会长、中国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中国水墨画院副院长等。就职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和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外多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作品连续参加第六至十二及十四届全国美展,其中获全国性美展银、铜、优秀奖七次,省级届展金奖四次。完成六项国家重大美术主题性创作。第十、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第十、第十一届理事,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委和国家艺术基金复评专家。中宣部等三部委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和省政府专家津贴。
 
陈孟昕 《月随人归》 纸本工笔 130cm×138cm 2022年

陈孟昕 《怒族鲜花节·生活如歌》 纸本工笔 260cm×190cm 2020年


陈孟昕 《夜静琴远》 纸本工笔 130cm×165cm 2024年


 
贾广健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艺委会委员、花鸟研究所名誉所长。天津画院原院长、天津美术学院原院长。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文史馆馆员、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化名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二、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委,中国美术奖评委。

贾广健 《溪塘过雪》 纸本工笔 218cm×170cm 1999年
  
贾广健 《寒塘幽韵》 纸本工笔 219cm×170cm 2009年

贾广健 《寒河晴晚》 纸本工笔 190cm×180cmm 1994年
  

刘万鸣
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评审委员、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审委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评审委员。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中国画作品曾入选全国美展、全国画院展及省部级展览,获得金、银、铜、优秀等奖项十余次。参与国家主题性创作,作为第一作者完成《遣唐使》《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黄河摆渡人》《南水北调工程》等中国画作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次专题报道其艺术创作及成就。出版《中国画论》等个人专著二十余部。

刘万鸣 《虎啸生风》240×124cm 纸本设色 2024年
  
刘万鸣 《瑞气》240×124cm 纸本设色 2024年
 
刘万鸣 《悠然东篱图》240×124cm 纸本设色 2024年
  

卢禹舜
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艺术委员会主任、教授,院务委员;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导师,多所大学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全国政协十二届、十三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艺术顾问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宣部、人社部和中国文联颁发“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卢禹舜 《静观八荒》 纸本设色 242cm×142cm 2008年
  
卢禹舜 《观山海系列之三》 纸本设色 95cm×533cm 2020年
  
卢禹舜 《天地人和 百家和鸣》 纸本设色 217cm×144cm 2022年
  

莫晓松
  祖籍甘肃陇西,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北京画院原副院长、艺委会副主任、教育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美协理事,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北京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北京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画作品先后参加全国七届、八届、九届,十届美展,百年中国画展,获全国当代中国花鸟画艺术大展金奖。2022年9月在北京数字频道美朮馆举办“寻迹思远——莫晓松水墨作品展”,2023年5月举办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灿然逸韵——莫晓松作品展”。从2005年开始为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外交部、国家大剧院、北京市委、中央党史馆创作巨幅工笔花鸟作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法国卢浮宫、澳门博物馆、马来西亚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画院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或联展。
  
莫晓松 《京华春韵》 纸本重彩 240cm×835cm 2020年
  
莫晓松 《飞花漫天游》 纸本重彩 99cm×209cm 2022年
  
莫晓松 《寒蕴梅竹劲》 纸本墨色 175cm×185cm 2022年
  

唐勇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及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笔画学会艺术顾问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作品参加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为全国美展评审委员。多次参加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国际国内各类型的美术作品展及学术研讨活动,举办个人画展数次,出版个人专著和个人画册逾35种。代表作品有《木兰诗》《大唐遗韵》《敦煌之梦》《天道可行》系列作品。历时三年创作完成的《新中国诞生》的工笔画参加2009年中国“重大历史题材展览”,同时在全国十大城市巡展。2012年受国家博物馆委托再次创作《新中国诞生》,悬挂在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永久展出。获国家级凤凰艺术大奖及最具影响力艺术家称号,获维也纳功勋艺术奖及首届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艺术奖。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唐勇力 《敦煌之梦——母亲的祈祷》 绢本设色 138cm×136cm 1996年
  
唐勇力 《敦煌之梦——千手观音》 绢本矿物色 220cm×140cm 2003年
  
唐勇力 《敦煌之梦——长者》 绢本矿物色 140cm×78cm 1996年
  


王颖生
  1963年生,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壁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作品曾参加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八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十届全国美展铜奖、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十二届全国美展铜奖;并出版画册专著多部,《华严寺善化寺灵岩寺三寺壁画再造》获第二十九届《金牛杯》美术图书金奖,《规范与延革》获国家出版基金奖。

王颖生 《踱步之一》 绢本工笔重彩 200cm×125cm×3 1997年
  
王颖生 《踱步之二》 绢本工笔重彩 200cm×135cm×4 1999年
  
王颖生 《一眼千年》 纸本重彩 240cm×120cm×3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