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作为古都北京的独特城市肌理,胡同承载着数百年来普通市民的生活方式与情感寄托,是联系历史与现代的重要纽带。这些灰墙黛瓦间的生活印记,既是城市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见证。今年七月,北京中轴线荣膺世界文化遗产之列,迎来新的历史起点。作为国家文化平台,国家大剧院发挥其综合艺术展示的功能,继续深化与中央美术学院的战略合作,共同组织“北京的胡同”写生创作项目。从九月初起,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中国画学院、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等150余位师生先后进行集体采风,对钟楼、鼓楼、白塔寺、大栅栏、国子监、南锣鼓巷、东交民巷等地进行写生创作,记录古都北京的历史风韵和时代风采。
本次展览精选了美院70余位学生的80余件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这座城市最具魅力的街巷空间。胡同写生不仅是一种艺术实践,更是一种城市“考古”。我们由此进入到北京传统文化的“地层”,感受胡同焕发的鲜活“生命”。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年学生们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思考。他们的创作既有对传统绘画的继承,也有对新艺术媒介的尝试;既有对生活细节的描摹,也有对城市发展的思辨。这种融合与创新的艺术表达,为胡同注入了极具当代性的新活力。
每一条胡同都是暗藏珍宝的时光隧道,串联起过去与现在,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本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呈现,更是一次文化的对话与思考。我们希望通过青年学子的视角,唤起公众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思考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平衡。我们相信,艺术的能量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胡同的魅力,思考城市文化传承的意义,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城市记忆。
国家大剧院
2024年12月

樊令超 《白塔纪游图》 绢本水墨 38x26.5cm 2024年

周江南 《胡同晓景》 绢本重彩 金箔 60x30cm 2024年

李知俍 《五四大街》 布面油画 70x100cm 2024年

尚存昕 《2024》 布面丙烯 180x160cm 2024年

吴昆 《北京胡同印象》 布面油画 80x100cm 2024年

杨清清 《胡同的屋顶》布面油画 120x80cm 2024年

杨以 《斜街的拟像》 布面丙烯 180x150cm 2024年

沈君羽 《静时》 水印木刻 46x35cm 2024年

梁嘉琪 《胡同绿荫》 丝网版画 62x45cm 2024年

林楷龙 《屋顶自生涛浪势》 水印木刻 23.4x45cm 2024年

谭钰龙 《Peiping》 综合版画 68x44cm 2024年

张振钰 《胡同里面过大年》 石膏着色 65x40x10cm 2024年

冷文 《周末北京,上房揭瓦》 数码摄影 尺寸可变 2024年

李森 《四合:白塔》 数码摄影 尺寸可变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