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大观园百花齐放、璀璨生辉的魅力所在。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理念,是尊重和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全人类和平发展、携手共进的不竭动力。在文明交流史中,剧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与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同频,与国家民族的历史足迹相连,在对文化艺术创造的推动、传播、守护中,成为弘扬本民族文化自信、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共同心灵家园。
自2007年开幕以来,国家大剧院一直秉承“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宗旨,致力于打造国家级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在首都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进程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在全面贯彻落实觉的二十大精神,奋发有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我们策划推出了“世界百年剧院巡礼”展。览分为上、下两篇,聚焦来自36个国家的187家创立时间超过百年、且至今仍在运营的剧院,在展示不同国家、区域剧院历史和剧院文化的过程中,彰显世界剧院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涵。
在2022年11月推出的上篇中,我们集中介绍了位于中欧和西欧的97家百年剧院,受到了广大专业人士和艺术爱好者的好评。在本轮展示的下篇中,我们将和您继续全球剧院之旅,遍览南欧、东欧、北欧地区,以及美洲、亚洲和非洲的表演艺术文化成就,走进25个国家的90家剧院,探索其穿越风兩、生命常青的“基因密码”。
意大利圣切契利亚国立音乐学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机构之一,由教皇西斯笃五世于1585年下诏建立,初名“蒙圣母、圣格里高利和圣塞西莉亚召成立音乐家圣会”。其中,圣格里高利是《格里高利圣咏》的制定和推广者,圣塞西莉亚则是基督教中音乐家的主保圣人,也是学院现名中“圣切契利亚”的由来。1838年前后,圣会改制为学院。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学院名改为“圣切契利亚皇家音乐学院”;二战结束后,学院转归意大利政府教育部管理,更名“圣切契利亚国立音乐学院”。1998年起,学院开始以基金会模式运营。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学院已从地方性音乐家组织成长为拥有国际知名管弦乐团、合唱团和音乐教学体系的音乐机构。学院现驻地为恩尼奥·莫里科内音乐公园大礼堂。大礼堂拥有一座可容纳3000名观众的露天剧场以及圣切契利亚音乐厅 (2744座)、西诺波利音乐厅 (1133座) 和彼得拉西 (661座)三个室内音乐厅。
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位于圣彼得堡,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歌剧和芭蕾舞剧院。剧院名称来源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妻子玛丽亚·亚历山德罗芙娜的名字。剧院于1860年开放,是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音乐剧场。该剧场首演过柴科夫斯基、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作曲家的诸多作品。苏联时期该剧院更名为基洛夫剧院。马林斯基剧院拥有马林斯基芭蕾舞团、马林斯基歌剧团以及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该剧院第二剧场由加拿大戴尔蒙德&施密特建筑公司协同俄罗斯KBViPS建筑公司设计建造。第二剧场可容纳2000名观众,供马林斯基剧院演出使用。
大都会歌剧院坐落于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是北美最大的古典音乐机构。大都会歌剧院开幕于1883年10月22日。其第一家剧场建在百老汇大街和第39街交汇处,由一群想要拥有自己剧院的富商出资建造。剧院成立初期所有歌剧演出都采用意大利语,后改用德语,最终制定出以原始文本语言表演大部分作品的政策。1883至1884年间,剧院上演了20部歌剧,150场场演出。大都会歌剧院最初没有足够的舞台设施。与其他纽约艺术机构合作组建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后,新的大都会歌剧院才配备了最好的技术设备,于1966年9月开放。大都会歌剧院每年上演约30余部歌剧,演出季从9月下旬持续到次年5月。大都会歌剧院还拥有自己的管弦乐团、合唱团及童声合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