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圣保罗交响乐团来京演绎南美风情

国家大剧院节后交响连台巨献

国家大剧院


 
2月16日至17日,巴西圣保罗交响乐团与德国符腾堡州海尔布隆室内乐团将相继登台国家大剧院,分别在指挥家马琳·艾尔索普和鲁本·葛泽里安的执棒下,携手小提琴家宁峰、大提琴家加布里埃尔·弗雷带来两场异彩纷呈的音乐会,在喜迎新春的欢乐气氛里送上极具地域风情的美好旋律。
马琳·艾尔索普执棒圣保罗交响乐团 
携手小提家宁峰释放南美热情

2月16日,当今乐坛最受瞩目的女指挥家之一马琳·艾尔索普将携巴西圣保罗交响乐团开启首次亚洲巡演。作为著名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的学生,艾尔索普曾担任过多个知名乐团的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并曾获得格莱美奖、全球古典音乐奖、留声机奖等国际大奖。她曾于2013年登上逍遥音乐节的舞台,成为首位指挥BBC逍遥音乐节终场之夜的女指挥家。自她2012年接棒成为圣保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并于2013年起担任音乐总监后,乐团开启欧洲巡演,令这支成立六十余年的南美名团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艾尔索普在去年被任命为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成为“音乐之都”维也纳乃至古典乐界轰动一时的重磅新闻。艾尔索普以炽热而冷静的指挥风格著称,她认为:“在外人看来,我们古典音乐圈的人就像活在博物馆里,这实在是误会。古典音乐家和他们周围的世界紧密相连,而古典音乐的美妙之处在于,它是无声的艺术,它能跨越各种障碍和差异,为人心之间搭建交流的桥梁。”艾尔索普的巡演曲目安排也多是兼具欧洲古典音乐传统与南美音乐的活力,此次登台国家大剧院也将是艾尔索普的来京首秀。



与艾尔索普共同呈现本场音乐会的巴西圣保罗交响乐团成立于1954年,现已成为南美名团屹立于国际乐坛,作为圣保罗的城市名片,它也成为了巴西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乐团在近二十年间举行了近15次欧洲及北美巡演,登上了包括纽约、伦敦、萨尔茨堡、柏林、维也纳、阿姆斯特丹等音乐重镇的重要舞台,并曾于2008年被《留声机》杂志称赞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三大乐团之一。在本场音乐会中,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获得者宁峰也将倾力加盟,演绎帕格尼尼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此外,观众还将在音乐会中欣赏到南美著名作曲家卡马戈·瓜尼埃里的代表作《维拉里卡组曲》及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交响曲“古典”》、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组曲》等古典名作。


 
德国室内乐名团接棒亮相
演绎弓弦下的田园风情

继圣保罗交响乐团之后,2月17日,德国符腾堡州海尔布隆室内乐团将接棒登台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该团于1960年创立,在德国指挥家约格·费伯执掌40多年后,2002年起,由小提琴家、指挥家鲁本·葛泽里安接任首席指挥和艺术总监。在鲁本·葛泽里安的带领下,乐团扩大了规模,并拓宽了演奏的曲目类型,不仅包括人们熟知的经典作品,还涵盖一些“冷门儿”的浪漫主义作品以及20世纪作品。海尔布隆室内乐团的演奏极具活力,音色温暖而动人,美国《华盛顿邮报》将其誉为“精致的声音”和“令人惊叹的辉煌”,《世界报》评论海尔布隆室内乐团:“这支室内乐团之所以能够深深吸引观众,不仅因为它有艺术的多样化,更因为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活力和精湛技艺,从而把深厚的音乐内涵与情感相结合。”




2月17日的“弦乐天空”音乐会中,鲁本·葛泽里安将执棒海尔布隆室内乐团,携手大提琴家加布里埃尔·弗雷,带来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弦乐作品。意大利电影音乐作曲家尼诺·罗塔一生创作了150余部电影配乐及大量歌剧、管弦乐作品,以《教父》的配乐而闻名于世。其《弦乐协奏曲》有四个短小的乐章,作曲家为每一乐章都赋予了电影音乐般的戏剧性与画面感;《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是格里格唯一一首为大提琴创作的独奏曲,也是格里格创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该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被誉为“挪威之音”,华美深邃的大提琴旋律,堪称浪漫主义之典范。原曲为大提琴和钢琴演奏,海尔布隆室内乐团将其改编成为大提琴与弦乐团的协奏。下半场,是两套鲜有机会听到的组曲佳作。格里格《霍尔堡组曲》具有鲜明的“复古”风,作品由五首乐曲构成,分别是《前奏曲》《萨拉班德舞曲》《加伏特舞曲》《咏叹调》《里戈东舞曲》,格里格将各个舞曲组合成套,并在各舞曲之间形成了速度对比,体现了其对古组曲的继承;英国作曲家古斯塔夫·霍尔斯特在伦敦圣保罗女子学校任教了几十年,在这里他不但创作出了响彻全球的《行星组曲》,还为学校的弦乐演奏者特别创作了一部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圣保罗组曲》,这部四乐章的作品简单明快,包含了吉格舞曲、间奏曲、嘉德森舞曲等不同形式,充满明媚的田园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