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国家大剧院打击乐节缤纷奏响

李飚领衔玩转“夏日的探戈”

国家大剧院


李飚领衔的“夏日的探戈”音乐会为2016国家大剧院打击乐节拉开帷幕 牛小北/摄 

  作为管弦乐中的“小语种”,打击乐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总是能奏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大声音”。国家大剧院打击乐节,力邀中外顶级打击乐家汇聚于此,不仅是国家大剧院从2010年延续至今的一个音乐品牌,也成为了北京城两年一度的夏日音乐狂欢。每届打击乐节中,不光有北京的观众前来观看,也有从外地专程而来的打击乐迷。在这里,不论是资深乐迷还是零基础的观众,都能从打击乐千变万化的演奏中获得快乐。
8月24日,2016国家大剧院打击乐节在一场李飚领衔的“夏日的探戈”音乐会中拉开了帷幕。
  阿尔沃·帕尔特、谭盾作品中国首演 
    皮亚佐拉四首探戈“击”动盛夏激情

简约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牛小北/摄

    24日晚,李飚与他的朋友们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充满激情的“夏日的探戈”。上半场,阿尔沃·帕尔特为四个打击乐创作的重奏《兄弟》和谭盾的大提琴与打击乐协奏曲《挽歌:六月雪》分别在这场音乐会中进行了中国首演。来自爱沙尼亚的阿尔沃·帕尔特是一位简约主义作曲家,在《兄弟》中,他使用简约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内涵。谭盾的《挽歌:六月雪》是为大提琴与四个打击乐而作,作品灵感取自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音乐中不仅有熟悉的中国元素,还加入了许多新鲜的声音,如中国锣、泰国锣,乃至石头、罐头盒、口哨等特别的“乐器”。谭盾还运用了一些大提琴与打击乐的先锋演奏技法,将复杂多变的音色和神秘的东方气韵融为一体,令人眼前一亮。沃尔夫冈·莱芬德的小军鼓独奏作品《跨界》,在小军鼓上大做文章,运用各种演奏技法把小军鼓“玩”到了极致,李飚的演奏静若盘沙,动若暴雨,令观众大开眼界。三木稔的《马林巴圣曲》,用马林巴与锣鼓对话,即有动感的旋律又有强烈的节奏,五位打击乐家全情投入的表演令全场观众热血沸腾。

小提琴家宁峰、大提琴家鲁鑫、钢琴家袁芳与打击乐一同演奏皮亚佐拉的探戈作品 牛小北/摄

    下半场是小提琴家宁峰、大提琴家鲁鑫、钢琴家袁芳与打击乐一同演奏的皮亚佐拉的探戈作品。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被誉为“现代探戈之父”,他以阿根廷原有的探戈乐器、节奏等为基础,吸取了古典音乐及爵士乐中的要素,创作出了新的探戈形式。他的探戈音乐深邃又热情,欢快且自由,因其冰凝火舞的曲风而风靡全球。本场音乐会选取了皮亚佐拉四首最为著名的作品《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天使之歌》《鲨鱼》《自由探戈》,而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与打击乐的新颖搭配,不但展示出艺术家高超的技艺与默契的配合,也体现了室内乐灵活多变的无穷魅力。
    德国打击乐大师彼得·萨德罗曾在2010年的第一届打击乐节中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李飚在慕尼黑音乐学院学习时也是师从于萨德罗教授。7月29日,李飚接到萨德罗先生因病逝世的噩耗,悲痛万分,遂创作了一首马林巴独奏《献给彼得·萨德罗》,在下半场的音乐会开始前作为加演曲目,由李飚深情演绎。而全部演出曲目结束后,观众掌声雷动,久久不肯离场,所有演奏家一同返场演奏了《一步之遥》《一条大河》《tico tico》三首返场曲,最后,在《tico tico》的火热氛围中,观众们的击掌、欢呼声几乎要冲破音乐厅的穹顶。
    打击乐节精彩继续
    四台好乐接连奉献

    国家大剧院打击乐节继24日首演之后,8月25日至28日,还将有四场各具风格的精彩演出接连登台。
    25日的“明日之星”音乐会中,将由三位青年打击乐家,在小剧场为观众近距离展示打击乐的百变世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打击乐声部长刘恒与中央音乐学院打击乐教师倪冉冉“夫妻档”将在这场音乐会中再次默契合作。中国新生代民族打击乐家荣辰初也将特别加盟。荣辰初被谭盾誉为“不可多得的打击乐精灵”,在传统乐器的演奏上,她既秉承传统又改变创新,形成个人独特的演奏手法和音乐张力。她曾与斯图加特交响乐团、意大利托斯卡纳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等诸多国内外名团有过合作,多次在国际舞台展现中国民族打击乐的精髓。本场音乐会中的所有曲目都是由刘恒、荣辰初作曲或改编,不仅有各民族打击乐器的碰撞交融、还有打击乐器与电声的结合,充满时尚与活力,一展中国当代青年音乐家的才华。
    一件民族吹管乐器、30多件打击乐器和一支交响乐队的“花式”组合也将出现在26日的音乐会上。“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碰撞与融合——弗洛指挥门德尔松、施耐德与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会 中,恩玖·施耐德为笙、打击乐与交响乐队创作的《生肖协奏曲:鸡-狗-虎》将进行世界首演。施耐德是德国著名的电影作曲家,他的音乐向来有着极为丰富的画面感,而且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也有着浓厚兴趣,别出心裁用自己的属相“虎”、笙演奏家吴巍的属相“狗”、打击乐家李飚的属相“鸡”为题创作了这部作品。作品共有三个乐章,每个乐章描写一个动物,也融入了三位音乐家的不同个性。谈起30多件各式各样的打击乐器,李飚说:“一个作品的好坏不取决于它用了多少种乐器,但毋庸置疑的是,乐器的种类越多,‘词汇量’就越大。”除此之外,国家大剧院乐队队员还会在作品中用口技模仿发出一些动物的叫声,让生肖在舞台的各个角落热“闹”起来。
    来自台湾的朱宗庆打击乐团成立30年来一直活跃于国内外大小舞台之上。他们的演奏充满热情与活力。乐团艺术总监朱宗庆认为:“打击乐源自人的心跳本能,能为不同文化的人们带来感动。而朱宗庆打击乐团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风格特色,以感动人心的节奏成为撼动世界的一股热情力量。”27日,他们将带来一台“来自台湾的节奏”音乐会。演出曲目中,有四首是委约当代作曲家为乐团“量身打造”的。这些作品中运用了铜锣、马林巴与木琴、剧场元素、科技之声四种表现形式来呈现打击乐的不同样貌,既有传承与创新,也有炫技跨界,希望以千变万化的音乐效果,激发观众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28日,本届打击乐节的闭幕演出“传奇与未来”,将由两位世界级打击乐大师利·霍华德·史蒂文斯、内博伊沙·基辅科维奇与中国青年打击乐家范妮与刘恒,同台演奏近20首作品。史蒂文斯和基辅科维奇堪称两位“宗师级”艺术家,在打击乐界几乎无人不晓。前者开创了一种马林巴的用槌技巧,为马林巴演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后者不仅是演奏家,也创作了许多广为流传的打击乐曲目和教材,学习打击乐的人大多都演奏过他的作品,而这场音乐会中,观众将亲睹基辅科维奇“本尊”现场演奏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