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歌剧《卡门》四轮热演,“大都会卡门”惊艳亮相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卡门》第四轮登台,尽展魅力无穷的西班牙风情 王小京/摄

12月20日晚,国家大剧院制作比才歌剧《卡门》再一次将魅力无穷的西班牙风情画搬上了舞台,带观众重温了这部诞生于百年前的不朽名作。作为最受欢迎的大剧院经典院藏剧目之一,本次是《卡门》第四轮登台。来自世界顶尖舞台的全新国际阵容唱响了“爱情是一只自由鸟”、“花之歌”等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倾情诠释了吉普赛女郎“卡门”爱与自由的史诗。本剧将持续上演至12月23日。 


  大剧院合唱团在歌剧《卡门》中实力出演 王小京/摄

历久弥新,西班牙风情画再度上演

国家大剧院版《卡门》首演于2010年5月,国际一线歌剧导演弗兰切斯卡·赞贝罗为中国观众奉献了一部悲情与灵动交织的辉煌制作。历经三年的打磨、近三万观众的检验,《卡门》早已成为大剧院的“口碑剧目”。本轮演出,大剧院特邀中、美、俄、巴西四国的实力唱将,又一次为这部历久弥新的制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上海歌剧院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张国勇的执棒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不但延续了的高品质的音质,乐队与歌唱演员的配合、节奏感也有极佳的把控。大段的宣叙调在乐队的灵巧而精致的调制下,《卡门》的叙事性与音乐性得到了更为完美的融合。此外,众声部的层次感再次得到加强,如在三幕间奏曲中,木管与弦乐对位模仿出寂静氛围,曲势逐渐增强又慢慢落下,最后渐弱至消失不见。大剧院合唱团经过众多歌剧经典的“滋养”,演唱和表演也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唱响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女中音凯特·阿尔德里希(右)与巴西籍抒情男高音迪阿戈·阿兰卡姆(左)出演剧中男女主角 王小京/摄

“美型”主演挑大梁,“大都会卡门”惊艳亮相

在12月20日的演出中,俊男靓女的主演阵容分外抢眼,曾唱响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女中音凯特·阿尔德里希与巴西籍抒情男高音迪阿戈·阿兰卡姆演绎的卡门与堂·何塞,一个妩媚性感,一个高大俊朗,举手投足间都透着“明星范儿”,两人配合默契表演到位,舞台画面极具美感,让观众过足了“眼瘾”。当《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旋律响起,凯特·阿尔德里希饰演的“卡门”在男人们簇拥下出现在舞台上,她飘忽不定又带有挑衅意味地挪动脚步,完美地展现出了“卡门”的个性,她的声音自如地游移在大小调之间,一系列三连音的准确演绎将一个桀骜不驯的吉普赛女郎表现得真实丰满。饰演堂·何塞的迪阿戈·阿兰卡姆丝毫不逊色,这位具有“拉丁血统”的男高音无论是外形还是表演都将何塞的忧郁、懦弱和矛盾表达得十分传神,一曲《花之歌》中,唱腔往返于过去的温存与现实的冰冷中,将堂·何塞内心爱恨交织的挣扎以动情的演唱真实传达给了观众。连续在两轮演出中饰演米凯拉的中国歌唱家周晓琳和饰演斗牛士的张峰表现也十分出色。周晓琳是伴随大剧院版《卡门》成长起来的“米凯拉”,已是第四次演绎这个角色的她用细腻动人的表演塑造出了一个柔弱而坚韧的农家少女形象,第三幕的咏叹调《没什么可以害怕》更赢得了满堂喝彩。

剧中每一个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他们并不完美,卡门的自由不羁,堂·何塞的懦弱与鲁莽,米凯拉的朴实柔弱,斗牛士埃斯卡米罗的自信豪放…正如导演赞贝罗曾说,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找得到一位“卡门”或是“堂·何塞”,而正是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幅闪烁着丰富人性的油画,给予了《卡门》饱满而持久的生命力。国家大剧院版的《卡门》也力图以真实感打动人,从叙事到舞美无不力求贴近观众,带给观众更多的共鸣感。

在12月20日首演后,该剧另一组阵容也将精彩接棒。21日的演出中,来自莫斯科大剧院的俄罗斯女中音奥克萨娜·沃尔科娃将饰演卡门,早在2010年首轮演出中就饰演了“堂·何塞”的莫华伦也将再度演绎这个角色,中国三大男高音之一的他曾笑称:“《卡门》就是我的戏”。而中国实力唱将袁晨野、高蕾、刘嵩虎等也将一展歌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