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白毛女》启幕中国首届“国际歌剧电影展”

13部歌剧电影全国八大城市展映

国家大剧院

  7月15日,由文化部艺术司、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的“2016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在北京开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明文军,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翟德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魏银久,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陈冬,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赵会民,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王霞等出席开幕式,并观看开幕影片3D版《白毛女》。


“2016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开幕 摄/肖一

  未来近一个月时间里,电影展将云集世界六大著名剧院的中外13部佳作,大家耳熟能详的《白毛女》《骆驼祥子》《卡门》《茶花女》等歌剧电影将登陆全国八大城市院线联袂展映,为观奉献一场光影璀璨的歌剧盛宴。据悉,这不仅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国际性歌剧电影展映活动,更是中国歌剧电影作品首次在国际性平台集中亮相。这样的国际交流活动也是国家大剧院多年来积极开展文化艺术多边合作、实施“全球化战略”结出的又一硕果。

  中国首个“国际歌剧电影展”展现文化自信

  歌剧是闪耀在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枚璀璨明珠,融汇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它关注复杂繁难的宏大命题,也有着直抵人心的美好力量。当经典歌剧结缘电影艺术,一场美美与共的联姻就此展开。借助光影的加持,动人咏叹不仅可以记忆永存,古老歌剧也绽放出别样的火花。

  走进电影院线观看高清歌剧,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潮流。2006年,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率先启动“高清歌剧直播”项目,这一模式随后被英国皇家歌剧院、莫斯科大剧院等世界著名剧院纷纷效仿。歌剧电影,成为连接剧院与观众、拓展市场与影响的重要手段,其形式和载体也日渐丰富多样。

  作为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在歌剧创作生产与普及传播上同样生机蓬勃。2013年,大剧院接轨国际,“试水”拍摄歌剧电影《图兰朵》,成为国内首家以高清电影形式呈现歌剧艺术的机构。短短四年,大剧院已先后拍摄制作23部院藏剧目,《骆驼祥子》《卡门》《图兰朵》等歌剧电影更登陆院线,亮相北京与上海两大国际电影节,并走进高校校园。


国家大剧院自制歌剧《骆驼祥子》

  此次“国际歌剧电影展”,由文化部艺术司与国家大剧院历时1年精心酝酿打造。作为中国举办的首个国际性歌剧电影展,呈现出高水准、高规格、多元化的特色。一方面,电影展盛邀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法国巴黎国家歌剧院等全球六家知名剧院,展示中外13部经典影片,将推动中国歌剧电影扬帆海外。另一方面,北京、上海等八大城市联合展映,让歌剧艺术融入百姓生活的同时,也让中国电影市场更加多元与多样。更重要的是,电影展将进一步增强中外歌剧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汲取丰富养料,鼓励中国歌剧艺术工作者创作出更好更多的精品力作,推动中国民族歌剧繁荣发展。

  这一独特的影展在业界也激起了不小的反响。古典乐评家、音乐学者王纪宴感叹:“此次电影展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中外歌剧电影杰作,是一项令人赞叹的壮举,这必然将为歌剧电影和歌剧艺术赢得更多观众,同时为它们带来更为广阔而富饶的生长空间。”青年乐评人许渌洋也评价:“国家大剧院此举将让歌剧制作产生了更大的传播价值,激发出更大的社会文化效应。”

  《白毛女》领衔中国歌剧魅力绽放

  7月15日的开幕式上,由国家文化部出品的3D版《白毛女》惊艳亮相。《白毛女》是中国第一部新歌剧,也是民族歌剧的里程碑。2015年为纪念其延安首演70周年,文化部复排了这部作品并制作3D舞台艺术片巡演全国,彰显了红色经典的独特魅力。据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明文军介绍,为拍摄好这部影片,几代“白毛女”人倾囊相授,感人故事交口相传,其耳熟能详的音乐唤起了观众的美好回忆,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又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气息,“作为中国第一部3D歌剧电影,以《白毛女》开幕‘国际歌剧电影展’,可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由国家文化部出品的3D版《白毛女》惊艳亮相

  据透露,本次电影展奉上的13部电影作品,每一部都是艺术精湛、品质精良的典范。其中,由中国制作出品的电影达到5部,展现出中国歌剧制作的蓬勃风采。除了3D版《白毛女》,国家大剧院精心挑选出了《骆驼祥子》《阿依达》《纳布科》《参孙与达丽拉》四部作品。歌剧《骆驼祥子》改编自老舍同名文学经典,由享誉世界的中国作曲家郭文景担纲创作,首演当年即得到国际歌剧界广泛关注,英国《金融时报》为该剧打出了4星高分。2015年,《骆驼祥子》赴意大利5城巡演,掀起一股中国热潮。这部歌剧更于今年6月被意大利国家电视台转播放映,成为在意大利首次播出的中文歌剧。一部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中国题材的当代歌剧,能够让古老的歌剧之乡为之倾倒,难能可贵,实属不易。


意大利当地时间6月16日、18日、19日三天,意大利国家电视台五台(RAI 5),对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骆驼祥子》去年在都灵皇家歌剧院的演出录像进行了三场转播。

  外方选送的8部影片则类型和风格各异,将让观众领略到国际前沿的艺术制作。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打造的《卡门》《唐·帕斯夸莱》《艺术家生涯》,展现了歌剧电影行业翘楚的制作实力;英国皇家歌剧院推送的《茶花女》《托斯卡》《唐璜》,均是备受青睐的世界经典剧目;法国巴黎国家歌剧院出品的《霍夫曼的故事》,洋溢着法式的优美旋律与浪漫幻想;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制作的《约兰塔公主》,则是柴科夫斯基最后一部歌剧作品,这将是该剧首次亮相中国舞台。在俄罗斯大使馆文化教育官员安娜·杨格丽看来,歌剧艺术是世界文化遗产,此次电影展将有效推动歌剧走近大众,“这也将成为不同国家间双方艺术交流与人文合作的重要一步。”


国际知名剧院推送精彩好戏

  与此同时,这13部歌剧电影让数十位中外殿堂级艺术大师首度亮相中国银幕。歌唱家雷佳、和慧、孙秀苇、田浩江、李晓良、普拉西多·多明戈、何塞·库拉、乔纳斯·考夫曼、芮妮·弗莱明、安吉拉·乔治乌、安娜·奈瑞贝科,指挥家关峡、张国勇、瓦莱里·捷杰耶夫、祖宾·梅塔、詹姆斯·莱文、安东尼奥·帕帕诺……群星闪耀的演出阵容、艺术名家的代表之作,电影展将给观众带去一段激动人心的难忘记忆。

  全国八大城市200余场展映

  尽管“国际歌剧电影展”刚刚奏响序曲,但消息一出就收到多方关注。据悉,从7月15日至7月17日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的六场展映活动,目前展映票已全部售罄。主办方还邀请到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等17所参与大剧院“艺术圆梦计划”的高校学子,第一时间前来观演。北京化工大学的赵常祺同学兴奋地说:“观看歌剧电影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特别是连歌唱家们细微的情绪转变都清晰可见,让我们能更好地投入其中,更深刻理解歌剧的内涵,真是太棒了。”


开幕式上映歌剧《白毛女》3D版,座无虚席 摄/肖一

  而从7月18日开始,所有影片还将在百老汇影城的大力支持下,陆续登陆北京、济南、大连、上海、杭州、武汉、成都、深圳等全国八大城市电影院线,于黄金时段放映214场。百老汇影院全国运营经理王杰表示,百老汇一直致力于非商业艺术电影的推广,此次百老汇将针对影展推出多种套票政策,观众以40元至100元的亲民票价就可观看歌剧大片。

  为了吸引广大观众走近歌剧、了解歌剧,电影展还策划了工作坊、主演见面会、歌剧导赏等一系列主题活动。7月16日,影展将推出“国际歌剧电影工作坊”,汇聚英国皇家歌剧院媒体负责人托尼·法洛威尔、导演侯克明、青年歌唱家李晶晶、国家大剧院歌剧顾问皮诺·库恰等业界人士,以“世界歌剧电影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为主题,开展深入的思想碰撞。


高清数码技术给歌剧带来新的传播生机 摄/肖一

  “高清数码技术则不仅使电影歌剧回归歌剧本性,而且特别以宽屏和高清画质使歌剧的舞台呈现更臻完美,在视觉上给予观众极大的满足和享受,使欣赏的视听效果达到最大化。至于歌剧电影展的艺术普及价值则是不言而喻的。”——蒋一民(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授)

  “歌剧电影作为歌剧与电影这两种艺术体裁联姻而产生的新的艺术品种,其魅力和价值不仅在于能够将歌剧院里那些名家汇集、水准精湛的歌剧制作拍摄下来而不至于在演出后令人遗憾地‘一去不复返’,还在于,作为集合了歌剧与电影两大艺术王国精华的新的艺术形式,它有着新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包括对舞台时空的拓展以及对人物心理的揭示。继成功地将歌剧电影引入北京国际电影节和大学校园后,此次“国际歌剧电影展”则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中外歌剧电影杰作,确实是令人赞叹的壮举,必然为歌剧电影和歌剧赢得更多听众,为它们带来更为广阔而富饶的生长空间。”——王纪宴(古典乐评家、音乐学者)

  “国家大剧院多年来一直在歌剧领域深耕自制和原创剧目,已经建立了颇具规模的剧目库存,如何让这些在多轮现场演出经过历练的歌剧制作产生更大的传播价值,激发出更大的社会文化效应,大剧院歌剧电影展正是这一问题的答案所在。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歌剧电影能够在未来实现常态化,这无疑将是“供给侧改革”在文化产业领域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尝试。同时,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此次国家大剧院推出的13部歌剧电影中,除了本院制作或原创的5部歌剧外,还有8部在世界范围内广受佳评的歌剧制作,欣赏这些高品质的制作版本,对于让普通观众了解国际前沿舞台的艺术水准可谓大有裨益,更是对歌剧艺术在国内市场最好的宣传和推广,同时大剧院此举也开启了高雅艺术试水以院线为代表的大众消费市场的先河。”——许渌洋(古典乐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