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美国版“阿Q”的都市生活独角戏

纽伦堡剧院《推销员之死》将登台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


德国纽伦堡国家剧院《推销员之死》即将重磅亮相 Marion Bührle/摄

  美国戏剧大师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被誉为“20世纪话剧的里程碑”,自问世至今在世界各大剧院的舞台上久演不衰。9月18至20日,德国纽伦堡国家剧院将携该剧重磅亮相国家大剧院,为北京的观众带来一场酣畅的名作之旅,这也是大剧院国际戏剧季“国际专列”板块里的又一部重头戏。

  一个大都市中小人物的血泪史
  一场商业幻影中的“美国梦

  牛津大学的一位美国文学专家曾说:要想研究美国和“美国梦”,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可以了解一半,而另一半的知识可以从阿瑟·米勒的作品中得到。

  阿瑟·米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著名的悲剧作家,他以易卜生为榜样,主张用戏剧写重大社会问题。米勒的悲剧观和传统的悲剧观有些不同,在传统悲剧中,往往把社会地位和门第出身放在首位,只有王公贵族、皇亲贵戚等身份高贵的人才有资格成为悲剧的主人公,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大抵如此。而出生于犹太裔美国家庭的阿瑟·米勒,年轻时曾亲眼目睹了美国30年代经济大萧条所造成的社会状况,于是他开始大声疾呼,让悲剧写普通人。在他的诸多现实主义作品中,他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情人生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现实,他笔下的小人物不能主宰世界,他们是时代的牺牲品,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用自己的方式不断挣扎,往往陷入痛苦的泥沼。纵观阿瑟·米勒一生的作品,与其说他是一名伟大的剧作家,不如说他是美国文化布景中的一枚重要角色。


剧中的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情人生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现实 Marion Bührle/摄

  《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揭露“美国梦”瑕疵的一部剧作,1949年,作品问世后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742场,一举囊括了普利策奖、托尼奖、纽约戏剧评论奖等多项权威大奖,轰动了整个美国戏剧界,也让米勒从此戴上了美国戏剧大师的桂冠。剧中的主人公威利·洛曼是一名推销员,34年如一日,东奔西跑,为老板兜售货物,奢望能实现自己的成功梦,但当年老力衰时却被老板开除,自己的“美国梦”眼看就要破灭,而他依然望子成龙,幻想用自己的生命交换一笔保险金,换得儿子的锦绣前程……如今,这部剧作依然在世界各大剧院久演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该剧拥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真实地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影响下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悲惨命运。

  阿瑟·米勒诞辰100周年
  纽伦堡戏剧劲旅亮相北京

  2015年是阿瑟·米勒诞辰100周年。这位被誉为“美国戏剧良心”的杰出剧作家,在他生前早已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米勒曾经两次来到中国,第一次是在1978年,那时中国刚刚向世界重新开放,他以游客的身份前来,记录了很多自己看到的人和事,并在回国后出版了《访问中国》一书。此后,米勒十分渴望自己的戏剧能在中国上演,觅得新的知音。1981年,曹禺向其发出邀请,希望他能来为北京人艺执导一部戏,于是1983年他再次来到中国,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带来了《推销员之死》。1983年5月,《推销员之死》在北京的公演大为轰动,也成为了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纪念演出之“他山之玉”板块的第一个剧目。同时,这次演出也被称为中美关系解冻之后两国戏剧交流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舞美场景设置在一个杂乱的工厂中 Marion Bührle/摄


该版制作通过或温暖或恶劣的灯光,映射出主人公的各种面貌 Marion Bührle/摄

  纽伦堡国家剧院是德国最大的综合剧院之一,集音乐、舞蹈和戏剧于一体。9月18至20日,纽伦堡剧院将带来由卡加·普拉萨斯编剧、萨沙·哈维曼导演的《推销员之死》。该版《推销员之死》使用表现主义的呈现方式,舞美场景设置在一个杂乱的工厂中,舞台上简约的几排衣架、一台电视机、一个真皮沙发,象征着物欲横流的社会以及推销员威利脆弱无助的内心。在阿瑟·米勒的原著中,他把现在时与过去时糅在一起,主角威利可以一边和邻居查理打牌,一边和25年前就已死去的某人对话。而在纽伦堡剧院的版本中,威利不断在他的客厅、下舞台、前舞台间来回游走移动,以此表现时空的切换与共存。该版制作还通过或温暖或恶劣的灯光,映射出主人公的各种面貌,最后铺陈出整个完整的故事,也生动刻画了威利在残酷的现实与虚幻的过去之间的痛苦挣扎。德国《戏剧周报》认为:“纽伦堡国家剧院的《推销员之死》带给观众最显著的感受就是整场的‘紧张不安’,在主人公一次次的得意与失意、希望和失望的交织进行中,观众的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巴伐利亚报》在2013年发表了评论:“哈维曼导演选择用一种嘲讽的、夸张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一个失败者的血泪奋斗史,这要比那种煽情的表达方式更能触动人心。虽然全剧没有刻意安排的催泪桥断,但演出结束后,观众的掌声、喝彩声几乎要把剧院的屋顶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