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莫言小说《檀香刑》改编成歌剧,莫言称歌剧合唱能让观众“血压升高”

北京日报客户端
《檀香刑》是著名作家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也将成为诸多莫言小说中第一部被改编为歌剧的作品。12月4日、5日,民族歌剧《檀香刑》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作家莫言、导演陈蔚、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李云涛等主创及歌唱家宋元明、韩蓬,近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媒体见面会,莫言评价,“歌剧《檀香刑》比较好地提炼了小说的精华。”

我有三个爹

歌剧《檀香刑》由山东艺术学院牵头创作,莫言和李云涛共同编剧,李云涛作曲,歌剧导演陈蔚执导。歌剧以清末德国殖民侵略山东半岛引发人民抗击外敌暴行的事件为背景,叙述了带头领导这起反殖民斗争的民间艺人孙丙将被施以“檀香刑”过程中的家恨国仇。

相思曲

“其实从我的小说出版开始,就有一些电影和戏曲导演跃跃欲试想改编,不过都知难而退。”莫言说,因为小说表现的是刽子手这类特殊人物,书中还有不少展现酷刑的文字不便呈现。“但我认为改编也并不难,把酷刑抹掉也不影响完整性。”在莫言和李云涛共同改编下,大部分剧本内容都是新创,并不断斟酌更改。“但有些唱段和小说是一样的,比如现在歌剧结尾的合唱唱段,就和小说是一样的。”莫言说。

眉娘与小甲

为歌剧作曲并参与编剧李云涛就是山东高密人,把《檀香刑》改编为歌剧是他从2011年就着手做的事。“我写这部歌剧不是命题作文,就是因为喜欢。《檀香刑》里提到的山东地方戏曲茂腔,我都很了解。”李云涛说,出于喜爱,他把歌剧中的每一个唱段都当做主要唱段来写,又因为创作不是“任务”,他才一写就写了很多年。

月光如水

在音乐方面,他试图把民族传统音乐和歌剧的形式结合起来,除了把小说中反复出现的茂腔融入在歌剧中,他还把山东琴书这种传统说唱形式融入其中。演出时,会有一位山东琴书的艺术家登台表演,歌剧在旋律、和声等方面也吸收了茂腔的艺术特色。

打秋千

“对于一部歌剧来讲音乐最重要,如果《檀香刑》没有音乐,那为什么不读原著呢?”将为本剧执棒的是指挥家张国勇,说到本剧的音乐,他称赞作曲家李云涛“没有做作和刻意修饰”,“我执棒过一些原创歌剧,作曲家明显是为了赶进度,有些地方粗制滥造,但是李云涛的创作态度很严肃。”演员阵容方面,山东艺术学院歌唱家宋元明、上海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韩蓬将领衔主演,张国勇将执棒青岛交响乐团奉上演出。此前,歌剧《檀香刑》曾在多个省市演出15场,此番它首次登台大剧院已经是打磨修改的第三个版本。“这个版本我自己还没有看,但前两个版本我都看过。”莫言说,“主创主演非常真挚,情感饱满,故事建立在歌剧的形式上,有华美高亢的唱段,合唱十分激昂,能让观众‘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