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来,听听古典音乐“第一天团”

北京日报
11月22日至23日,国家大剧院“醇·萃古典”系列将迎来最为重量级的两场演出——著名指挥家杜达梅尔将领衔柏林爱乐乐团,携手钢琴家郎朗一同登上舞台。
柏林爱乐在古典音乐界的地位不用多说,拥有三个世纪的悠久历史,至今仍稳坐世界交响乐团的头把交椅。1882年,由于与指挥本杰明·比塞尔在酬劳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五十余位音乐家决定离开之前的团队另立门户。他们为自己起名为“曾经的比塞尔乐团”。指挥家汉斯·冯·彪罗于1887年担任总监,在任5年为乐团奠定了优良的音乐品质。随后,亚瑟·尼基什接替彪罗执棒并持续27年之久,乐团在他的打造下技艺愈发精湛,声名鹊起。进入20世纪,富特文格勒、冯·卡拉扬与克劳迪奥·阿巴多等众位指挥巨擘先后统帅柏林爱乐,乐团在战火纷乱的年代都从未停止过演出,逐步攀登至古典音乐世界的顶峰,卡拉扬与乐团灌制的大量经典唱片更是成为难以逾越的巅峰之作。1998年,阿巴多由于身体原因自愿终止续约。7年前,西蒙·拉特率柏林爱乐首登国家大剧院,当时盛况至今仍被京城乐迷津津乐道。

柏林爱乐乐团

1981年生于委内瑞拉的古斯塔夫·杜达梅尔目前担任洛杉矶爱乐乐团总监,并于2017年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指挥家;大家都熟悉的郎朗则是唯一一位同所有顶级交响乐团都合作过的亚洲钢琴家,去年以来,郎朗受手伤困扰不得不取消所有演出计划,此次音乐会也是郎朗伤愈复出后首登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首日演出中,乐团将带来伯恩斯坦的《嬉游曲》和马勒《第五交响曲》。《嬉游曲》创作于1980年,受波士顿交响乐团委约并“题献给波士顿交响乐团庆祝其成立百年”。组曲由8个短小乐章组成,选取“B”与“C”两个音作为动机,分别表示“波士顿”(Boston)和“百年纪念”(centennial)两个含义。作品各乐章采用不同的音乐情绪,从华尔兹、玛祖卡到快速热烈的桑巴舞、诙谐幽默的土耳其狐步舞,博采众长,将民间元素与交响乐队相融合;《第五交响曲》创作于19世纪的最后十年,当时的社会笼罩于“世纪末”的焦虑情绪中,作品亦反映了作曲家内心的苦闷与挣扎。马勒曾在回忆录中记述了伊达·德迈尔聆听首演后的感受:“这部《第五交响曲》带着我穿越所有的感官世界。我从中听到了一个成人同所有生物的关系,我听到他从孤独之中朝向人、朝向故国、朝向上帝的呼喊。”身为犹太裔的马勒在时局的压迫下,凄凉无助,犹如《亡儿之歌》的旋律在第一乐章中的再次呈示,是悲悯至极的“无词歌”。而当作品进行到第五乐章时,富有生气的情绪占据了主导,“悲喜抗争”,乐曲在管乐的层叠对位和能量积聚的高潮中辉煌收尾。

杜达梅尔

第二日的音乐会中,郎朗将为观众带来莫扎特的《c小调第24钢琴协奏曲》,作品创作于古典风格极盛的1786年,是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仅有的两部小调作品之一,全曲笼罩在悲情色彩中。这部作品诞生于莫扎特创作的巅峰时期,展现出他对这一体裁游刃自如的掌控;下半场曲目为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这是肖斯塔科维奇遭遇声讨后重新崛起的首部交响曲,由新型的音乐语言构成,更能被大众接受和理解。许多学者认为此部交响乐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存在着许多联系,贝多芬式的英雄情结与抗争性深深影响了肖斯塔科维奇一生的创作。


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