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这是一部让中国小提琴演奏家等待许久的作品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讲中国故事 中国人奏得清楚 外国人听得明白

北京青年报
(记者 伦兵)当地时间11月2日晚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纪念音乐厅,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进行访美第四站的演出,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宁峰与指挥家吕嘉和乐团合作再一次将中国作曲家赵季平刚刚创作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奉献给观众。优美的旋律,荡气回肠的演绎,令现场观众在演奏结束后起立鼓掌,向音乐家表达崇高的敬意。演出结束后,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后台采访了宁峰,他说:“等待多年迎来优秀小提琴协奏曲出现,这个作品真的很棒。”

《梁祝》以后又一部优秀作品
北青报:这次随国家大剧院北美巡演,演出赵季平的新作品感觉怎么样?
宁峰:这个作品特别高大上,但不是离你特别远,就像我与你之间的距离,感觉特别贴心,有些旋律很扎你的心。昨天吹圆号的乐手还跟我说,每次演出这部作品,那个旋律一直在脑子里回荡。
北青报:你在国内外演出很多,演奏中国作品多吗?
宁峰:在国外演出时,演奏中国作品除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赵季平的这部新作了。在独奏中我会加演中国作品,小提琴和钢琴的作品,绝大部分是民族音乐改编的,放在独奏会中可能不是特别恰当,但是放在返场特别好。而协奏曲,我之前演奏的基本上就一个《梁山伯与祝英台》,而且因为音乐中戏曲元素,你很难放在交响音乐会中。你不可能前边演柴可夫斯基的序曲,后边放一个《梁山伯与祝英台》,需要一个主题才能演奏。这是文化的差异。所以演奏确实不多。
北青报:你觉得外国观众对《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怎么看?
宁峰:三场下来我觉得都挺好的。我最喜欢今天这场,我觉得他们对这部作品应该还是能够接受的。现在国力强大,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并不那么陌生了,接受起来就容易得多。这部作品虽然旋律是中国的,但是表现的手法、管弦乐团、管弦乐配器、交响化演奏,全部西式的。虽然讲中国故事,但外国观众接受起来不会有什么障碍。

朴实的旋律打动人心
北青报:您是如何被邀请来演奏这部新作品的?
宁峰:这个作品首先是大剧院与费城管弦乐团联合委约赵季平老师写的。赵老师把这个谱子交给我演绎,我更要用百分之二百的力气完成好,不但在我们自己的观众面前演出,还要展现在美国观众面前。其实我拿到这个乐谱时已经很成熟了,最后改动不到百分之一。这部作品最打动我们的就是旋律,特别朴实,特别温暖。就好比买了件衣服,不是什么名牌,也不觉得好看,但穿在身上特别贴心,特别舒服暖和。
北青报:从北京首次亮相,到美国的这三场演出,感到你每次的演绎都很激动,甚至流泪。
宁峰:每一次我都会被音乐打动。这也是我从事这个职业的原因。独奏家看起来很光鲜,但内心并不是这样,因为要支撑台上短短的协奏曲三十分钟、二十分钟,或独奏音乐会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要支撑台上的表演。台下我们需要做太多的事情,这真的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职业。我愿意去做,就是因为在台下台上我能被音乐所打动,我能从内心感受到音乐的美。我很庆幸父母给了我音乐方面的才能,老师教给我怎样用双手表达这些内容,所以我有义务和责任,把我心里的感受,传递给观众。

从没想过要做独奏家
北青报:你是什么时候立志做独奏家的?
宁峰: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做独奏家。我开始学琴的时候父亲要我只能学好不能学坏。他说:“我不需要你跟别人比最好,但是我需要你做到自己的最好。”这是我一直在做的。什么都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我也不是一下子就得奖,就让大家都知道了,是一点点慢慢走过来,水到渠成的感觉。一个突破口是帕格尼尼比赛,那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比赛,参赛时我已经25岁,偏大了,我尽力去比赛,如果不行我就考乐队了。今天在舞台上我作为独奏,吕嘉作为指挥,大家的聚光点可能在我们身上,但是,其实台前幕后我们每一个人组成了这场音乐会,少一个人都不行。
北青报:如果有好的中国作品你会继续演出吗?
宁峰:当然,如果有像赵老师这样好的作品,我还是愿意去演奏的。因为是我们自己国家的作品,就像匈牙利人演巴托克的作品,英国人演埃尔加的作品一样,这是义不容辞的,有民族的情感和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