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雕塑家的代表 近百件作品正在国家大剧院展出

司徒兆光浪漫情怀歌咏生命

北京青年报

(记者 刘冬)本月15日,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名家足迹系列之“生命之歌——司徒兆光的艺术情怀”展在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开幕。展览展出了我国著名雕塑家司徒兆光先生的近百件雕塑及速写作品。这是司徒兆光在1992年举办个展后,最全面展示他个人创作的一次展览。

20年间,中国的美术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雕塑创作的观念、表现方式、材质变得更为丰富和多样化,但回头看来,司徒兆光充满抒情意味的作品,在纷繁出新的创作年代,依然有着温暖而打动人心的厚重。

将没有生命的木头、泥土、石料变成有生命的作品,将抽象的顿悟和情感转化为有形的空间艺术,司徒兆光的展览被命名为“生命之歌”,不仅仅是表达他对人生美感的一贯感知,也是对雕塑艺术本质的一种解析。

留苏五载师从大家 兼习东西方经典 

提及司徒兆光先生,就不得不谈到新中国成立后“留苏”的那一代艺术家。1953年至1963年,中国先后派了近30人到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舞台美术系、雕塑系、版画系和美术史系学习。当年,这批人的出行,成为一件举国瞩目的事。学成归国后,他们成为中国美术教育、创作和美术史论领域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

1959年,司徒兆光从美院附中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61年至1966年,他被公派留学苏联,师从苏联顶尖雕塑家阿尼库申。在长期的创作和教学中,司徒兆光不仅注重吸收西方经典艺术的精华,而且重视对中国传统美术技巧的学习和传承,亲手临摹泥塑,学习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司徒兆光的学生、著名雕塑家蔡志松认为,给留苏的一代艺术家冠以“苏派”的标志,并不具有特别的学术价值。但他们的一个特质在于,在风格上并不单纯是苏联体系,而是同时具有对纯正西欧艺术人文主义血统的全面传承。因此,纪念碑式作品和个人抒情风格的全面发展成为他们的一种特质。司徒兆光则是在业内少有的、同时在社会工程创作和有个性的独立艺术家两方面都非常活跃和有建树的雕塑家。

走入藏区记录时代 寻常题材露真情 

司徒兆光的老师钱绍武先生曾经讲道,创作活动的第一步首先是获得创作“契机”。而创作“契机”的核心恰是在生活中所产生的真挚感动,是那些各式各样的“动情之点”。 在朋友眼中,司徒兆光是一位对事业充满激情、对朋友充满热情的人。这种活力与激情正是他创作的原动力。

1974年,为创作大型雕塑《农奴愤》,司徒兆光第一次踏上西藏这片土地,从此他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在藏期间,他被藏族牧民的勤劳、彪悍和虔诚所打动,对天地自然间的顽强生命有了全新的体验。那期间,他创作了三四百张素描头像和一批优秀雕塑作品。此次展览中,《背》、《扬青稞》、《喂鹿》等一批鲜明质朴的作品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朴实的笔调、丰满的情感,让人触摸生命原始的脉搏。

其实,司徒兆光的激动之源远不限于藏区,他不放过任何日常生活中的动情之处。他创作了一系列亲切可爱的肖像——做了自己儿子的肖像、同事女儿的肖像、非洲青年的肖像。在寻常的题材中,把握人的情感与特质,每个作品都包含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平凡生活中难能可贵的浪漫主义情怀。

在司徒兆光很多个人化的创作中,题材并不出奇,而就在这些常见的题材中,却可领受到作者的深情,正因为真挚,所以才有了独创的价值。而他抒情性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则通常是大刀阔斧、惬意潇洒,看来尚未最后完成,正好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令人觉得痛快淋漓、干脆利落。

中国城市雕塑先行者 倡导宜少且宜精 

囿于空间限制,本次司徒兆光先生的个展实际上缺少了他创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城市雕塑。作为中国城市雕塑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司徒先生不仅倡导城市雕塑的概念,而且积极地创作,以作品装点生活,为生活带来美的享受。作为城市空间永久性的标志作品,司徒兆光一直倡导“宁可少点,但要好点,更要精点”。

雕塑界有一种共识,苏联的城市雕塑既有欧洲古典技法,又有大型纪念碑式作品的实践,具有非常强的城市雕塑面貌,那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达到的,那是一个群体的高度。司徒兆光在苏联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回国后在城市雕塑上做出巨大的贡献,《八女投江》等作品可以看出他对大型纪念碑式创作极强的把控能力。

患病十余载行动不便 为创作仍爬高梯 

就在司徒兆光创作的巅峰期,病魔却让他不得不停止工作。这对一位充满创作活力的中年雕塑家来说无疑是个重大打击。尽管他的思维能力、创作想法还是活跃的,但病魔使他肢体受到严重影响,无法控制双手做心爱的雕塑创作。十几年来他与病魔斗争,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力。他的夫人金亭亭讲道,即使是他病重期间,只要站在工作台前,专注于创作时,他的手就不会抖。他甚至自己爬上高高的梯子坚持创作,这令家人既动容又不免心悸。前几年,司徒兆光还在友人的鼓励下,为中华世纪坛创作完成了两米高的《梁思成先生立像》。

司徒兆光先生作为一位集创作、教学、行政事务等多方面成就于一身的艺术家,他的勤奋在业内有目共睹。虽然病痛让他失去很多创作机会,在实践多元化创作方面有了很多遗憾,但所幸的是,传承他艺术的新生代雕塑家已经成熟,并有了更全面和广阔的创作空间。

而艺术家有幸,可以用他们的作品让时间变成永恒!

司徒兆光艺术履历
  1940年,司徒兆光生于香港;
  1947年,回到广州;
  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5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1961年,留学到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著名雕塑家阿尼库申;
  1966年,回国,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
  1974年-1975年,赴西藏完成集体创作的大型泥塑《农奴愤》;
  1981年,作品《春》等在香港展出;
  1984年,石雕《廖公》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5年,为人民币百元券创作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浮雕像;创作完成毛主席纪念堂中朱德大理石像;
  1988年,创作完成北京郭沫若故居《郭沫若故居铜像》;
  1992年,在北京和巴黎举办个展;
  199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称号;完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型雕塑《劲射》;为宋庆龄故居创作《宋庆龄胸像》;
  1996年,完成《贺龙纪念像》、《李维汉纪念像》;
  2012年,《孙中山像》参加“雕塑百年”展,国家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