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听乐·席夫钢琴独奏音乐会

加演半场见证伟大

京华时报

(作者 周皓)舒曼、贝多芬、巴托克,席夫6月8日钢琴独奏音乐会的曲目选择仍然较为全景地展现出了个人艺术特征。到年底才满60岁的席夫仍然处于他的最佳状态。以内心独白似的舒曼《大卫同盟舞曲》作为开场作品是一个颇具挑战的安排,这部和声极难拆解清晰的作品很容易让钢琴家陷入到自顾不暇的紧张中。但席夫松软的节奏和无比适宜的力度旋即将听众带入到他的音乐构架当中。他貌不惊人地突出了作品的旋律乐句,对自由节奏洞悉深刻,所有个性化的处理毫无扭捏。很显然,整部作品每一个细节都被他计算到了。

与2012年10月布赫宾德本真主义风格的处理所不同的是,席夫更像是将每部作品与贝多芬的人生段落紧密联系。“华尔斯坦”奏鸣曲光鲜亮丽的音响和线条并未成为席夫刻画的重点,在紧凑的音乐表达中,他着墨于作品的音响结构和不过分的细节对比,理性无比。这部奏鸣曲第三乐章结尾处的刮奏历来是一个挑战,席夫通过对作品整体走势的巧妙把握,令他能够自如地完成数次刮奏,细节充分同时不落俗套。席夫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将作品最完美地呈现在听众面前。

下半场的“热情”奏鸣曲再次体现了席夫对自由节奏的深刻领悟,令人得以在21世纪的今天窥探到浪漫主义时期的实质。

音乐会中唯一一部非德奥作品,巴托克的奏鸣曲,是一部技巧艰涩的作品。席夫的演奏展现了作品本身具有的魅力,同时也毫不张扬地秀了自己的技巧和激情。推广匈牙利作曲家的作品也一直被席夫视为己任。

这几年席夫一直保持着巅峰的状态,而演奏会当晚听众也同样注意力集中。音乐厅内的气场让台上台下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的氛围令席夫在正式曲目之后一连加演了多部作品,包括舒曼《幻想曲》的后半部分、门德尔松《无词歌》、舒伯特的《即兴曲》和巴赫的《意大利协奏曲》全曲。这样的曲目分量足以被称为“第三个半场”,席夫也达到了当晚的最佳状态,演奏《意大利协奏曲》时完全不使用踏板,仅凭借手上控制即做出了独特的弱音效果。面对如此演奏,我只能感慨时代赐予了人们一个伟大的钢琴家,而现场的听众十分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