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雷蕾为基地校师生导赏《西施》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西施》

6月19日晚上,歌剧《西施》带装彩排前,一群学生早早地坐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开始聆听一堂特殊的导赏课。

“今晚我们要欣赏的这个歌剧,是国家大剧院第一部原创歌剧,而这部歌剧的主人公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著名作曲家雷蕾向孩子们娓娓道来。

不错,今晚这堂课的“老师”就是雷蕾。作为歌剧《西施》的作曲,雷蕾曾用丰富的民族音乐元素谱写了一部令人心碎的美人挽歌。西施演唱的《绸缪》深情而哀伤、越王勾践的咏叹调《影子之歌》则将其复仇大志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在今天的导赏课上,雷蕾退去著名作曲家的光环,以平和亲切的姿态向孩子们讲述歌剧背后的故事。


《西施》作曲雷蕾女士向孩子们讲述歌剧背后的故事 高尚/摄

“其实,我之前一直创作影视歌曲,《西施》是我第一次尝试歌剧作曲。当年为了作曲,我先读剧本,然后进入角色的内心去作曲。西施的故事很悲伤,我沉浸在那种悲伤里创作,却很幸福……”“雷老师”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介绍歌剧常识、作曲时的一些故事等,生动的讲解引来“学生们”无限期待的眼神。

今晚的“学生”,主要是来自国家大剧院歌剧兴趣培养基地的北京丰台第二中学、北京和平里第四小学、黄胄艺术实验小学、丰台实验学校、劲松第四小学等120余名师生、家长们。在活动过程中,他们认真聆听、思考,不少小朋友还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歌剧使用交响乐队伴奏吗?”“演员在演出时会不会担心摔下舞台呢?”“您是怎样进行创作的?”“歌剧中同一个角色在不同场次为什么由几个演员交替演?”“演员一连演几天不累吗?”……面对每一个问题,雷蕾老师都耐心解答。雷蕾说,“孩子们的问题非常有意思,很有童趣,也很到位,证明他们都听进去了,思考了。看到我们的歌剧有这么多孩子喜欢,我非常欣慰,大剧院做了一件好事”。

“老师讲得很专业,我还没见过歌剧里的西施长什么样儿,很想看。”黄胄艺术实验小学彭同学表示。“我今天第一次来大剧院,就赶上了和雷蕾老师一起看《西施》,挺凑巧的。”北京丰台第二中学的王同学兴高采烈地说。而雷蕾则表示:“歌剧相对比较严肃,开展歌剧普及很有必要。我们的下一代通过今天这样的活动,能更好接触歌剧,进而爱上歌剧,这就值。”  


讲座现场师生们专心聆听 高尚/摄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歌剧兴趣,2011年起,国家大剧院便开始在北京各区县中小学校建立“歌剧兴趣培养基地”。基地校不仅能低折扣享受大剧院歌剧演出,更能得到大剧院的艺术扶持。今年,为了加强学生们的体验式学习,大剧院将以往的歌剧彩排观摩升级为“与名人一起听歌剧”活动。来自歌剧兴趣培养基地的师生们不仅有幸参与到歌剧生产过程中来,对歌剧剧目先睹为快,大剧院还特别邀请各路名人名家担任导赏嘉宾,在排练开始前为师生们讲解,有针对性地进行全方位服务,在寓教于乐中,为孩子们欣赏歌剧扫清障碍。

截至目前,白岩松、张越等文化名人都参与过“与名人一起听歌剧”活动中,为基地校师生导赏《奥赛罗》、《漂泊的荷兰人》等大剧院制作歌剧。而在随后的歌剧《洪湖赤卫队》彩排活动中,相关名人学者也有望加入进来,为基地校的师生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大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大剧院艺术滴灌工程的一种全新探索,‘与名人一起听歌剧’不仅能普及歌剧知识,而且能让孩子们在名家熏陶下开阔视野,在互动体验中增强歌剧兴趣。今后,我们还将不断丰富活动形式,让更多孩子走进艺术,爱上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