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2013国家大剧院青少年艺术周”开幕

6场演出圆青少年“艺术梦”

国家大剧院

5月30日,一场特别的“青少年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也拉开了国家大剧院、北京市教委联合主办的“我的艺术梦——2013国家大剧院青少年艺术周暨北京市第十六届学生艺术节优秀节目展示”的帷幕。 

中小学生联手奏响民乐最强音 

上午10:30,西城区阜成外第一小学星光艺术团、中关村中学民族管弦乐团在王红、黄育蕊、张峥的指挥下,带来《台湾随想曲》、《阿西里西》、《跳吧跳吧》、《三六》、《马灯舞》、《西藏舞曲》、《戏彩》、《乔家大院》等民乐经典曲目。 


一场精彩的青少年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拉开国家大剧院青少周帷幕 高尚/摄

两个乐团都是第一次参与青少周演出,第一次登上大剧院舞台,为了演出已经排练多日。中关村中学指挥黄育蕊带着孩子们彩排完后不断感叹“大剧院音乐厅音响效果真完美”。同学们都很激动,对今天的舞台充满憧憬;高二的团长付辰也是充满自信:现在的状态是最好的。和付辰一样,阜外一小4年纪的修清扬小朋友也一点不紧张,“以前妈妈带我来大剧院看过戏曲,我一直梦想自己也能登上大剧院舞台,这次终于能在这里演奏琵琶了!”看着这帮孩子,阜外一小的姚光慧老师特别骄傲:大剧院为孩子们打造这样的艺术周太棒了,不仅增强了青少年的眼界和自信心,也加深了他们对民乐的热爱。

为了让孩子们在青少周中大放异彩,国家大剧院除了在组织、后勤、服务、安全全方位支持外,还拿出平时仅提供给世界顶尖乐团表演使用的定音鼓、颤音琴、马林巴等大型乐器,给这些“小老虎们”加一双最棒的羽翼。 

台上孩子演奏得精彩纷呈,台下的孩子听得也津津有味。今年青少周继续往年传统,7000多张演出票都通过市教委免费发放到全市包括远郊区县在内的中小学生手中。四根柏小学8岁的张语轩小朋友刚进剧场就说好几遍“大剧院音乐厅真漂亮”,被问及第一次现场听民乐演出会不会坐不住时,他说“我肯定会认真听的!以前在电视上听过,好几首曲子我都会哼唱,我很期待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表演。” 


台上孩子演奏得精彩纷呈,台下的孩子听得也津津有味 高尚/摄

青少年“艺术之星”圆梦 

“青少年艺术周”已是第五届。2009年开始,国家大剧院与市教委于每年六一期间推出此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公益性大型主题活动,孩子演、孩子看,打造北京青少年的艺术大舞台。此前四届共有北京市139所学校约3500余青少年登上舞台,带来近50场次演出,覆盖观众3万多人次,让青少年接触并喜欢上高雅艺术。 

今年,青少周从5月30日持续到6月10日,带来6场演出,为北京城区及近郊15个区县40余所中小学的近800名学生圆梦,这其中2/3的学校同学是首次登上大剧院的舞台。除了首场民乐音乐会,之后还有2场青少年管乐音乐会,1场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奖学校音乐会,2场“艺术之星”专场汇演。 

北京市教委体卫处处长王军介绍,今年的所有节目都是从北京市第十六届学生艺术节优秀节目中优中选优产生的,学校和老师们也是拿出最佳水平,“4场音乐会各学校的曲目难度都堪比国内一流院团水准,特别是参演6月10日音乐会的3所学校刚刚在今年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各专项组一等奖。”据悉,参加2场“艺术之星”的40名学生也都是从全北京市近10万报名的特长生中选拔出的70多名一等奖节目里再次选拔产生。 

艺术周期间,国家大剧院还为孩子们准备了一系列配套活动,如邀请知名的歌剧教育家、艺术家开展“歌剧1+1”系列活动,以及走入中小学开展“孩子们的歌剧”讲座活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