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观游览 > 艺术展览 > 往期展览
山水清音——庄小雷、郭宝君、买鸿钧、刘旭中国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8/05/25-2018/06/18
展览地点:北水下廊道东展览厅
  • 展览介绍
  • 展厅实景
暮春醉五月,薰风沐京城。时值春夏更替之际,北京画院庄小雷、郭宝君、买鸿钧、刘旭等四位画家,挟山水灵气、翰墨芳菲,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第二届“山水清音”画展,这是大剧院与北京画院时隔两年的再次携手,让“山水清音”再次回荡在“水上明珠”。
作为国家大剧院视觉艺术展览的系列品牌,“山水清音”意在向观众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为观众带来别样的艺术享受。本次参展的四位艺术家作品风格各异,均展现出了中华传统水墨画的艺术底蕴、民族气度和人文情怀,并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严谨的创作观和强烈的艺术效果彰显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中国山水画对大自然独特的观照方式和构图、章法源于中华民族传统审美取向,在倡导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就让我们伴随着婉转清幽的古琴曲,在这山水与翰墨交织的艺境中,且看山水,且听风吟。 
国家大剧院
2018年5月


庄小雷《层峦耸翠》 136x68cm 2016年

北京画院与国家大剧院合作举办的第二届“山水清音”展览即将开幕,值得称贺!本次展览的参展画家庄小雷、郭宝君、买鸿钧、刘旭将在国家最高表演艺术中心展示他们近年来在山水画方面取得的新成绩。他们在山水画创作上都提倡深入生活,注重写生,有着自己明确的艺术取向,同时也注意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他们四人在山水画上的艺术主张与实践,以及所提出的问题,既具有个性的一面,也有共性的一面。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实际上也是在向自己,同时也是在向大家提出了需要不断思考的新问题,比如传统与写生的关系问题,反映了他们在山水画创作中所表现出的不懈的探索精神。
北京画院一直注重对传统的研究和继承。新时期以来,北京画院的山水画创作表现出了新的创作特点。与老一辈画家创作方式不同的是,新一辈的画家由于接受山水画教育基础的改变和方式的不同,更加注重到现实生活中,到自然山水大川中去对景写生,强调个人的独特感受,表现出对独特山水景观的描绘,使山水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出现了具体的新鲜气息的山水气象。而且由于山水对象的不同,他们又探索出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和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和视觉力量,使中国山水画出现新的审美意象。在注重写生的同时,他们也注意从传统吸取有益的营养,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他们从写生入手,强调自己的感受,探索新的形式,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风格特征,在山水画的创作上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子。
前辈画家的山水创造不断带给我们新的启示。每个时代的画家都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感受,创造出属于自己和时代的新特点、新气象。而在这个探索中,传统的营养和生活的新感受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和处理的两个关键方面。同时重视从传统中学习有益的创作经验,共同表现出具有强烈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蕴,以及在语言形式上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整体面貌。这促成了他们产生取向上的思想共鸣和交流话语。
庄小雷从小跟父亲庄言学习绘画,奠定了很好的起点。他把自己艺术的感情基点放在了黄土高原的万千纵横的深沟丘壑之中,在那里寻找着黄土高原旷达质朴的情感,以及北方山水坦荡兀立的精神气质。庄小雷注重笔墨语言的韵味,能工能写,可以看到他对传统的继承和依恋,但他又大胆吸收现代的表现形式,常常以交错起伏的大块面的语言形式,构建起自己独特的山水图式,同时在水墨皴染之间施以含蓄的重彩,其中略带装饰性处理的的造型意味,表现出他风格独具的拙朴的山水意象。
郭宝君同样钟情于北方山水,但他的着眼点却有特别之处。每当北方飘落起雪花,或已银装素裹,别人尽可能避免远行之时,却是他背起行囊整装待发之际。因为白雪覆盖的北方原野是他久已等待向往的地方。郭宝君的山水不取通常的宏大视野和江山千里的宽阔图式,而是一改常规,以一山一壑或局部的景致为自己的落脚点。自然山川的白雪与未曾覆盖的斑驳原色相互对比下的丰富意蕴构成了郭宝君的山水意象,静谧而安详,淡定而不孤寂。在层层点染之中,在独特的山水关照之中,郭宝君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世界。
买鸿钧一直迷恋于传统的笔墨语言,对其中所蕴藏的精神意味和结构形式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把这种深刻的感受发挥到自己的山水创作中,使其画面呈现出特别的笔墨情趣。买鸿钧注重笔墨之间的轻重缓急,笔笔生发的关联构成。似乎在笔墨的随意书写的自然状态中,显现出他松散、闲适而实际苦心经营的匠心,表现了他迷恋传统却又不囿于传统的精神追求。
刘旭对青绿山水画情有独钟,欣赏青绿山水的文人意趣,意境上追求清淡虚无,用色明快,用线上强调准确,皴法严谨。构图不作大开大合,坡脚交错,碎石幽涧,婉蜒溪流,弯转间一木一石,清晰明确,使人可居可游。画面表现出特有的幽静和淡雅,墨以托色,色中润墨,融合为贵,在法度之间搭建着自己的一片天地。刘旭本质上是借鉴古人的青绿语言来阐发自己对现代山水的理解。
四位画家展出近些年创作的作品,反映了他们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显示出了可贵的艺术探索的精神。这次展览与交流为画家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展示机会,一次倾听意见的机会,一次总结与思索的机会。这将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他们一定能在前辈给予的启示中,沿着自己的道路,不断探索出具有中国山水独特审美意蕴的新形式、新气象和新路子来。
  王明明
  北京画院院长
  2018年5月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是古往今来众多艺术家的追求。无论是黄土高原、江南云烟,抑或悬崖峭壁、小桥流水,艺术家们均注重从中吸取创作源泉,并传承古人而开拓新域。
  中国山水画所构建的画面意境不仅是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多的是画家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是任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超然孤独,是超脱于烦琐与世俗社会的心灵居所。作品中流露出的精神与诉求,亦是画家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的体现。艺术家们强调以意为主,营造出“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思想境界。作品作为媒介,亦成为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心灵的桥梁。
本次“山水清音”的四位参展艺术家均为北京画院的专职画家,他们身处绘画领域的艺术高地,展现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风采。
  观者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画家们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丰沛情感,看到他们极具代表性和丰富性的审美趣味以及独特的艺术视角。感谢艺术家们的辛勤耕耘,期待国家大剧院与北京画院再度携手,再续“清音”。 
 国家大剧院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