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解析
·作品解析 / 《安德烈•谢尼埃》

《安德烈•谢尼埃》——28岁作曲家的背水之战

1867年,翁贝托•焦尔达诺出生在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大区的福贾。他的父亲是名药剂师,对于儿子从事音乐非常反对。但他的音乐才华却有目共睹,并且在15岁时,开始在曾培养出众多著名作曲家的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学习音乐。1889年,22岁的焦尔达诺参加了意大利音乐出版商松佐诺(Sonzogno)举办的独幕歌剧作品的评奖,这次比赛获得第一名的是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而焦尔达诺的作品Marina因脚本欠佳仅获第六名。不过,他的才华得到了松佐诺的注意,他决心资助这位年轻人生活并帮他寻找理想的脚本,使他能写出更出色的作品来。1892年,他的作品《罪恶生涯》上演,在维也纳的演出受到好评,并受到乐评家爱德华•汉斯立克的称赞,但却因为冷酷地描述一位妓女的生活而受到了意大利观众的不喜。虽然这部歌剧得到的评论褒贬不一,但松佐诺继续资助焦尔达诺。直到随后他写下的《迪亚兹女王》遭到惨败,松佐诺动摇了对这位年轻作曲家的信心,甚至说要撤销对他的资助。经过作曲家弗朗凯蒂的说情,松佐诺答应给焦尔达诺最后一次机会,要他在一年内写出一部立得住脚的作品来。为了促使新作成功,松佐诺请了路易吉•伊利卡来写脚本。

路易吉•伊利卡曾与普契尼有成功合作,1896年写下著名的《艺术家的生涯》(在此后,路易吉•伊利卡又为普契尼写了《托斯卡》和《蝴蝶夫人》)。为了方便与路易吉•伊利卡切磋,焦尔达诺从那不勒斯搬到了米兰,在陋室里过起了清贫的生活。为了剧情、唱词能够更加精彩,他们反复讨论甚至争吵。这背水一战,终于写成了《安德烈•谢尼埃》,奠定了焦尔达诺在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领域中的地位。随后,虽然又写出了《费朵拉》这部成功之作,但此后焦尔达诺的歌剧没有能再重复这两部歌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