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o a d i n g . . .

军中女郎 军中女郎 军中女郎
军中女郎
军中女郎
播放音乐
第一幕:玛丽的咏叹调“战火纷飞,我呱呱坠地”(Au bruit de la guerre, j’ai reçu le jour)

这是剧中女主角玛丽上场后的第一个唱段,常被称为“身世之歌”。这个在军营中长大的女孩和她的养父之一苏尔皮斯下士一起回忆她的身世,起到的是向听众“自报家门”的功效。“战火纷飞,我呱呱坠地;战鼓隆隆,于我如天籁。我无所畏惧,迈向荣光。祖国必胜!这就是我的战歌!”!以3/4拍活跃的中板(Moderato mosso)速度在明朗的G大调上唱出的旋律与唱词一起,瞬间将玛丽这样一位身世独特而性格可爱的军中女郎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听众面前。与一般咏叹调不同,这一唱段并非玛丽的独白,而是穿插着苏尔皮斯的演唱:“多么美妙的一天!老天把你送到我怀里!你的哭声打破了军营的寂静。”在父女间的对话中,透着温暖的亲情。玛丽的父爱不限于对老下士一人,而是军团中的每一位官兵:“你们每个人都是慈祥的父亲,让我愉快地骑在肩上。我是军团的女儿,你们的行囊,就是我的摇篮!”这位自幼在军人们的呵护下快乐成长的“小女汉子”活泼而深情的演唱翱翔至嘹亮的高音区结束。

播放音乐
第一幕:玛丽的咏叹调“无人不知,无人不道晓”(Chacun le sait, chacun le dit)

玛丽告诉大家,被他们认作奸细要处死的托尼奥,曾救过她的命,苏尔皮斯证明“她说得没错!”率直的士兵们立即将托尼奥视为朋友。苏尔皮斯提议为女儿和女儿的救命恩人、也为法兰西干杯,并要求玛丽唱一首军歌,于是玛丽唱到:“无人不知,无人不道晓。我们是最优秀的军团,法国所有的酒馆,只让我们随意赊账……它来了,看呐!美丽的二十一军团!”在轻快跃动的进行曲节奏中,玛丽唱出的旋律短促可爱,以三连音增加华丽色彩。

播放音乐
第一幕:合唱“咚咚!咚咚!咚咚!”(Rataplan, rataplan, rataplan)

士兵们的男声合唱在《军中女郎》全剧中非常引人瞩目。在第一幕中,在玛丽与托尼奥互诉衷肠的二重唱之后,下士和士兵们唱起这首雄浑的合唱,表达了对军队、军营生活和战斗的热爱。多尼采蒂以卓越的手法,赋予这首合唱以催人奋进的感染力。下士和士兵们唱道:“当军团里响亮而迷人的鼓声召唤我们,咚咚!咚咚!咚咚!每一颗心都在鼓声的伴奏下跳动……鼓声下,战死疆场的都是勇士!”

播放音乐
第一幕:托尼奥的叹调“啊!朋友们 多么快乐的一天!”(Ah! Mes amis, quel jour de fête!)

在士兵们热烈的合唱之后,托尼奥再次上场,他头戴有法国帽徽的军帽——他刚刚入伍,成为二十一军团的光荣一员,而他入伍的动机,当然是为了心爱的玛丽。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啊!朋友们 多么快乐的一天!我要在你们的旗帜下前进!爱冲昏了我的头脑,让我从今天起成了英雄!啊,真高兴!是的,朋友们。”下士和士兵们笑他:“我们的朋友恋爱了!”托尼奥激动起来,嗓门随之升高:“希望你们能同意。”他发誓真心爱玛丽、一心要娶玛丽为妻,下士和士兵们表示“如果你说的是真话,那么她的父亲们就暂时先答应你。”欣喜若狂的托尼奥欢呼:“多么美妙的日子!我既成了军人又成了丈夫!”,这时,那九个举世闻名的高音C辉煌地喷薄而出!

播放音乐
第二幕:玛丽的叹调“没有回旋的余地了,我的命运就要改变”(C'en est donc fait et mon sort va changer)

玛丽的身世真相大白:原来她是贝根菲尔德侯爵夫人的女儿!侯爵夫人安排玛丽与克拉肯持罗普公爵成婚。迫于母命的玛丽不得不违心地在婚约上签上名字。当她想到再不能与托尼奥在一起,也见不到她在二十一军团的养父们时,这位生性活泼开朗的军中女郎不禁悲从心生,在这首凄婉伤感的咏叹调中倾诉内心的绝望:“没有回旋的余地了,我的命运就要改变。这里没有人能保护我!他们想用地位和金钱让我痴迷,都是徒然……来吧,来签字,悲惨生活就在眼前!”她没有想到的是,此刻,她的父亲和刚刚晋升为军官的心上人托尼奥已经到了窗前,等待她的是幸福和美满!

9个高音C的挑战

《军中女郎》是由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写的法语歌剧,法国人历来矜持自傲,很少会看得上本国以外的作曲家,但是这部作品却受到了法国人一致的好评。然而《军中女郎》却甚少被搬上舞台,原因是其高难度的唱段让许多男高音望而却步。剧中第一幕咏叹调《多么快乐的一天》,要求男高音在2分钟内连续唱足9个HighC,被称为“男高音的禁区”。这部歌剧1840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次公演,因为男高音发挥不佳,首演并不成功,致使该剧受到了强烈的批评和质疑。直到帕瓦罗蒂1966年在英国柯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的完美演绎,才真正成就了这部作品,他自己也从此被誉为“高音C之王”。除了男高音,《军中女郎》女高音的唱段也多次高达高音E,着实是声乐方面的“极限挑战”。

国家大剧院版《军中女郎》男高音托尼奥的饰演者,邀请了有着“中国第一罗西尼男高音”之称的石倚洁。他是首位并连续五年登上诠释罗西尼作品的世界最高舞台——意大利“罗西尼歌剧节”的华人歌唱家,分别主演了罗西尼五部歌剧并获得巨大成功,成为当今世界歌剧舞台上备受瞩目的新星,世界年轻一代轻型抒情男高音的代表歌唱家。

点击观看视频
弗洛雷兹版
吐槽

服装造型设计,颇具青春时尚活力感。第一幕展现战争场景时,以军装和雪地运动元素为主,为配合故事发生的雪地场景,还专门设计了一只白熊造型。白熊作为女主角玛丽的“宠物”,颇具喜剧看点,也衬托出军营中长大的玛丽的“女汉子”性格。此外,为体现合唱不同音乐情绪的快速转换,巧妙设计了隐藏在沉闷灰色外套下的彩色衣着,脱下外套即实现换装。

第二幕宴会场景则形成鲜明反差,演员们身着精致华美的礼服,好似一场时装秀。为突出公爵夫人的不可一世的贵族形象,借鉴经典电影《101只斑点狗》元素,为她设计了“斑点狗大衣”。

歌剧《军中女郎》故事的发生地瑞士常年被冰雪覆盖。在舞台呈现上,第一幕中,使用了升降雪地、北极熊、直升机、雪橇、帐篷等多种元素,打造出十分逼真的“雪国”景象,这也让今年遭遇了一冬天“贫雪”的京城百姓可以来国家大剧院内一睹为快。第一幕中还将配以丰富的多媒体影像营造战争场面,力求打造“裸眼 3D”的视觉效果,让观众犹如身临战争现场。第二幕中,则打造出盛大的宴会场景,利用有机玻璃幕将舞台分成前后两个区域,前区为表演区,布景以亮黑色调为主,简洁优雅,既能展现上流社会富豪浮华的宴会场面,又能保证声音的效果。 战争场景与宴会场景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多尼采蒂对上流社会虚伪、奢靡生活的讽刺。

演出介绍

多尼采蒂作为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创作领域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与罗西尼、贝里尼一起被称为美声学派三巨头。国家大剧院曾制作推出了多尼采蒂的喜歌剧《爱之甘醇》《唐·帕斯夸莱》,《军中女郎》是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第三部多尼采蒂喜歌剧作品。

《军中女郎》又称《联队之花》,二幕歌剧,第一幕讲述了女主角玛丽亚在军队中的生活,第二幕讲述了她在城堡中的生活。这部歌剧的剧情诙谐幽默、欢乐轻快、通俗易懂,音乐表现力十分丰富,男女主角的唱段也独具风格和难度。剧中被称为“男高音禁区”的咏叹调《多么快乐的一天》,需在2分钟内连续唱足9个高音C,让众多男高音对这部歌剧“望而却步”。帕瓦罗蒂就是通过《军中女郎》这部歌剧从此被称为“高音C之王”。

继《爱之甘醇》《唐·帕斯夸莱》之后,国家大剧院再度邀请意大利著名歌剧导演马埃斯特里尼领衔制作《军中女郎》。马埃斯特里尼以喜剧见长,将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在剧中设计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巧妙对白,并加入升降雪地、北极熊、直升机、雪橇、帐篷等多种元素,配以丰富的多媒体影像,使整部喜歌剧既轻松活泼又不失传统歌剧的优雅,既贴合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也将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

分幕剧情
第一幕:
蒂罗尔地方的山路

村民们好象警戒似地聚集在一起,女人们在向圣母祈祷。贝根菲尔德侯爵夫人,带领管家在附近的粗糙椅子上休息,使人强烈地感到战争就在眼前。一会儿,侯爵夫人虽然退了下去,但村民们却仍在使劲叫喊以壮声势。这时英勇无敌的法国掷弹兵苏尔皮斯中士,带领身穿军服的姑娘玛丽上场,她是在很小的时候被苏尔皮斯中士从战场上拾到的,现在已长成一个大姑娘,亭亭玉立,在兵营的小商店里工作,她乐观愉快,不论战时或平时,总是歌声不辍。成了军队里的一个红人,大家都叫她军中女郎。她开始唱起了《身世之歌》,接着她又和中士唱起了的二重唱。活泼的玛丽已是妙龄,所以每当她思念起在悬崖上救了自己的青年时,心中常郁郁不乐,中士对此事很担心。

有一天,她向中士透露,自己很爱托尼奥。中士却主张她必须和兵营里的人结婚,而这个青年却不是,所以他不允许。这时士兵报告抓来一个徘徊在阵地附近的蒂罗尔青年,这位农村少年被带进军营,而且被指控为探子,将对他处以死刑。玛丽一看是曾经救过她性命的托尼奥,她热心地为他说了不少好话,才饶他一命。托尼奥希望能生活在玛丽的身边,于是他被批准当了团部里的一名士兵。这使玛丽感激地为此而歌唱:“就像各位所知道的一样”, 而全团士兵也都跟着合唱了一首联队之歌。等到兵士们离开之后,托尼奥向玛丽表示炽热的爱情,并表示愿意为她而死。玛丽也表达了她对托尼奥的爱心,说是为了她,他必须生存,不能死,也不该死。两人沉浸在爱的喜悦中,这是一段二重唱。

此时苏尔皮斯回来,托尼奥表示希望与玛丽亚结婚而匆匆离去。贝根菲尔德侯爵夫人在战争进行时便隐藏起来,直待战争结束,才从与苏尔皮斯那里探听到玛丽原是她失踪已久的侄女。侯爵夫人决定把她带回到巴黎的古堡。此时全团士兵重又出现,合唱一曲颇为激动的歌《战争和胜利》,玛丽闻声心碎,玛丽凄凉地唱起了《向各位辞行》及《离别之歌》与全团告别。托尼奥很忧伤,因为他知道很难再与玛丽相见。


第二幕:
贝根菲尔德古堡中

为了把玛丽培养成贵妇人,侯爵夫人强制她学习小步舞,并且请人教她唱歌。为了让玛丽学习掌握歌唱的装饰技巧,侯爵夫人亲自给她弹伴奏,叫她唱卡法列罗的《坎佐纳》。但玛丽对这些并不感兴,她想念军队,想念托尼奥。更让玛丽感到烦恼的,是侯爵夫人命令她必须和克拉肯持罗普公爵结婚。玛丽越想越烦,便去找管家苏尔皮斯(因负伤而退役的苏尔皮斯现在成了这里的管家),一块唱起了《联队之歌》来解闷。侯爵夫人听了不胜惊骇,气呼呼地走进来制止后又出去了,苏尔皮斯也跟着退场。

室内就剩下玛丽一人,她又思念起往日的伙伴。这时,随着军鼓的响声,士兵们来到这里,托尼奥因立了功已升为军官,他与玛丽和中士三人因重逢而欢欣,他们唱起了二重唱。玛丽把托尼奥介绍给侯爵夫人,侯爵夫人却宣布玛丽要与克拉肯持罗普公爵结婚,要托尼奥马上离开。托尼奥告诉哭泣的玛丽:“我一定要使你成为我的新娘。”后退下。

玛丽告诉苏尔皮斯她想和托尼奥一起逃走,苏尔皮斯中士也赞成他们这样做。但不久夫人向他们坦白说,玛丽其实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这使玛丽他们都感到很为难。这时,克拉肯托公爵的母亲出现,愤怒地指责为什么迟迟不见新娘,公证人则要求新娘签名。玛丽冲向贝根菲尔德夫人,叫着“母亲”,问“我非签字不可吗”?托尼奥带着军队的士兵唱着《我们来救自己的女儿》冲进来,他们高喊“不准她成为婚姻的牺牲品”,他们强烈反对夫人对玛丽婚事的安排。在被惊吓的客人面前,玛丽唱出军队对她的养育之情,为了讨好母亲,准备在婚礼证书上为母亲而签字。但贝根菲尔德夫人,她指着托尼奥说:“你就与自己选择的人结婚吧”。玛丽和托尼奥听了高兴地拥抱在一起,侯爵夫人只有暗中懊悔,并且勉强接受托尼奥为女婿,兵士们都非常高兴,齐声吹唱《欢乐之歌》,向法国致敬。

MUSIC ON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