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发生在水城威尼斯的爱情故事。浓情似火、敢爱敢恨的歌女乔康达陷入一段多角恋情,而情敌是她母亲的救命恩人。当她站在爱情与亲情的十字路口,最终选择用生命诠释了大爱……意大利作曲家阿米尔卡雷·蓬基耶利创作的四幕歌剧《歌女乔康达》选材自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名剧《帕多瓦的暴君安杰罗》。1876年,由歌剧作家阿里戈·博伊托改写为歌剧脚本。全剧戏剧冲突强烈、情节引人入胜,经蓬基耶利谱曲后于1876年4月8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成功首演。


  蓬基耶利是19世纪最负盛名的意大利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普契尼、马斯卡尼等歌剧大师的老师。蓬基耶利曾创作了多部歌剧以及舞剧、交响乐、室内乐作品,但使其获得国际声誉的便是歌剧《歌女乔康达》。在这部歌剧中,作曲家以细腻美妙的旋律,色彩绚丽的配器,为观众讲述这个交织着善良与邪恶、欲望与奉献、忠贞与背叛的凄美爱情故事。其中,“一个女人或是天使的声音”、“天空与海洋”等著名咏叹调与“我爱他,就如同世界创始的第一缕光线”等重唱感人至深。此外,该剧有多个曼妙精彩的芭蕾舞场面。这其中,第三幕的“时辰之舞”已成为最为知名的芭蕾舞音乐之一。
  国家大剧院全新制作的这一版《歌女乔康达》由享誉世界的指挥家丹尼尔·欧伦执棒。世界歌剧界泰斗,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剧导演之一的皮埃尔·路易吉·皮兹担纲本剧的导演、舞美设计、服装设计。在简约、写意、唯美的舞台上,皮埃尔·路易吉·皮兹将这部歌剧的时代放到了18世纪威尼斯共和国即将灭亡的时期,在人物与时代命运交织中,以威尼斯狂欢节的热烈场面与旷世苦恋的强烈对比,为观众展现剧中人的爱恨情仇。在演员阵容方面,该制作可谓星光熠熠。叶琳娜·波波夫斯卡娅、叶卡捷琳娜·古巴诺娃、安德里亚·卡勒、托马斯·卡则里、乔治·朱赛皮尼与孙秀苇、牛莎莎、迟立明、张峰、郭燕愉、关致京等活跃在当今海内外歌剧舞台的实力唱将,携手将这部已诞生百余年的写实主义歌剧经典之作,首次带给中国观众。


脚本:由阿里格·博伊托根据维克多·雨果的名剧《帕多瓦的暴君安杰罗》改编而成
作曲:阿米尔卡雷·蓬基耶利
指挥:丹尼尔·欧伦
导演、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皮埃尔·路易吉·皮兹
灯光设计:维琴佐·拉波尼
编舞:格奥尔基·扬库
合唱指挥:阿方索·卡伊阿尼

主演
乔康达(女高音):叶琳娜·波波夫斯卡娅/孙秀苇
恩佐·格里马尔多(男高音):安德里亚·卡勒/迟立明
劳拉·阿多诺(女中音):叶卡捷琳娜·古巴诺娃/牛莎莎
巴尔纳巴(男中音):托马斯·卡则里/张峰
阿尔维塞·巴多埃罗(男低音):乔治·朱赛皮尼/关致京
切卡(女低音):郭燕愉
祖阿奈(男低音):王猛(低男中音)
游吟诗人(男中音):张扬
易塞波(男高音):王冲
领航员(男低音):刘文帅
芭蕾独舞:吕萌
芭蕾独舞:敖定雯


  在宏伟的总督府门前,庆祝狂欢的人群熙熙攘攘,一场赛船比赛正在举行。垂涎乔康达的密探巴尔纳巴看到乔康达和她双目失明的母亲切卡也出现在人群中,便迎上去向乔康达大胆示爱,但遭到了拒绝。乔康达在去寻找她深爱着的人——乔装成水手的热那亚贵族恩佐的时候,巴尔纳巴心生一计,诬陷乔康达母亲切卡是巫师,是她运用巫术让祖阿奈在船赛中惨遭失败。不明真相的群众群起攻之,直到可怜的切卡被捕。此时,乔康达和恩佐赶来,试图营救切卡但没有成功。正在这时,法庭长阿尔维塞和妻子劳拉出现了,劳拉同情切卡的遭遇,请求丈夫释放切卡。切卡对劳拉表示感激,并赠送给她一串念珠。而在此时,巴尔纳巴通过恩佐与劳拉的举动,回想起劳拉在被迫嫁给阿尔维塞以前与一个热那亚贵族订婚,而那个人正是恩佐。而这一邂逅,也确实让许久未见面的恩佐与劳拉旧情复燃。等众人都离开后,巴尔纳巴对恩佐表示他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并愿意帮助他与劳拉私奔。在暗中看到这一切的乔康达十分痛心,夜里,她来到恩佐的船上找横刀夺爱的人报仇。在乔康达刺向劳拉的瞬间,发现念珠的乔康达恍然大悟劳拉正是救母亲的恩人。
  阿尔维塞要处死玷污他名誉的劳拉,但劳拉却被决心报恩的乔康达在暗中相救,而恩佐却毫不知情。在宴会上,恩佐挥舞匕首向阿尔维塞刺去,却被卫兵逮捕。情急之下,乔康达对巴尔纳巴表示,他若能而把恩佐营救出来,她愿意嫁给他。恩佐果然被释放了,并得知乔康达也救了劳拉。在接受乔康达祝福后,恩佐和劳拉乘船离去。巴尔纳巴来到乔康达在荒岛上的家中,逼她履行诺言,乔康达却趁其不备时将短刀刺入自己的心间。绝望已极的巴尔纳巴在她耳边狂喊道:“我处死了你的母亲!”可是乔康达已经什么也听不见了。

第二幕:“天空!海洋!”(恩佐)                   点击试听
  《歌女乔康达》百余年来的盛演不衰,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首经典的男高音咏叹调,其地位可以类比“偷洒一滴泪”之于《爱之甘醇》、“今夜无人入睡”之于《图兰朵》。月朗星稀夜,在威尼斯近海,即将要与久别爱人重逢的恩佐站在船甲板上,咏叹着爱情与大自然的美好,期待着幸福的降临。这首咏叹调也是业内公认的男高音真正的“试金石”之一,它不仅需要稳定的高音、通透的音色,更需要完美的连贯性和抒情豪迈的音乐气质。有一些似乎可以胜任威尔第“暴力”唱段的男高音,却不敢碰这首看似温文尔雅的咏叹调,它必须由技术非常纯熟、修养全面的歌唱家演唱,才能展现出其迷人的魅力。

第二幕:“我爱他,就如同世界创始的第一缕光线”(乔康达、劳拉)    点击试听
  歌剧中并没有详细交代当年恩佐与劳拉被迫分别后,是如何与歌女乔康达相识、相处,以及他们的关系发展到何种程度。但是在这段二重唱中,乔康达类似原配抓小三儿的愤怒与理直气壮,甚至险些痛下杀手,似乎暗示了她与恩佐并非是她单相思,或彼此心照不宣的关系。女性情敌之间的对峙,在意大利歌剧中往往被设置为一强一弱,以展现命运的无奈,突出人物的性格,如《阿依达》中的安奈瑞斯与阿依达、《图兰朵》中的图兰朵与柳儿。而这段二重唱中的劳拉却毫不示弱,面对乔康达的谩骂和匕首,她始终保持着强势,彰显自己对恩佐义无反顾的爱情,这也使得这段二重唱成为全剧中戏剧性最为爆发的唱段。最终乔康达看到了劳拉手中的念珠,才知道自己的情敌竟是母亲的救命恩人,于是报恩的责任感暂时熄灭了嫉妒的情火。

第三幕:时辰之舞
  这段在监察院长阿尔维塞家中客厅里的舞蹈段落,其优雅灵动的配乐,因美国迪斯尼公司1940年的大型动画片《幻想曲》中对其充满想象力与童趣的诠释而成为大众名曲。黎明、白昼、黄昏、黑夜四时的更替,展现着光明与黑暗永无休止的更替与争斗。从音乐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另一个当时风靡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音乐潮流——施特劳斯家族的维也纳轻音乐,特别是快速波尔卡舞曲对蓬基耶利的影响。

第四幕:自杀吧!(乔康达)                      点击试听
  作为蓬基耶利的学生,普契尼在他1900年首演的歌剧《托斯卡》中,刻画了一位与乔康达职业、性格、处境、结局都高度相似的女主角:托斯卡与乔康达都是性格倔强的女歌手,被好色阴险的警察觊觎,为了解救自己身陷囹圄的帅哥男友,不得不假意妥协,同意用自己的身体换取男友的自由,最后都在绝望中自杀身死。乔康达的这个唱段大约就是这部歌剧中的“为了艺术,为了爱情”。区别在于,托斯卡在唱完之后,将尖刀插入了警察局长的胸膛,但最后也没能解救出自己的男友;而乔康达在最后将尖刀插入了自己的胸膛,却成全了自己爱人与自己恩人的爱情。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间,欧洲女性社会角色与爱情观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