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目介绍

创作于1786年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又名《狂欢的一天》)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众多歌剧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一部,堪称莫扎特歌剧中的颠峰之作。该剧脚本由宫廷诗人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喜剧作家皮埃尔·奥古斯丁·卡龙·博马舍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博马舍共写过三部以西班牙为背景的喜剧,分别是《塞维利亚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三部剧中的主要人物与情节都是一脉相承的。《费加罗的婚礼》以幽默讽刺的笔调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处于“第三等级”的平民百姓地位的上升,歌颂了人民与虚伪贵族斗争的胜利。整体风格明快幽默、情节曲折生动,在表达浓厚反封建色彩的同时,又突出了强烈又极富张力的喜剧效果。

作曲家莫扎特耗费两年时间,精心为这部作品谱曲。该部歌剧的整体艺术风格保留了原作幽默机智又轻快活泼的基调,以愚蠢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聪明仆人费加罗间的鲜明对照为整体音乐描写基础,塑造了多个鲜活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充满活力与智慧的费加罗、优雅矜持的伯爵夫人罗西娜、聪慧可人的苏珊娜等等。而其中的《序曲》、费加罗的咏叹调《从军歌》、罗西娜优雅又矜持的《摇篮曲》,以及苏珊娜与罗西娜的二重唱等音乐段落,更是历经时代淘洗,成为了观众与乐迷心中永不退色的经典。

《费加罗的婚礼》在1786年5月1日首演于维也纳伯格剧院,由莫扎特本人亲自担任指挥,但是由于此剧题材对于当时的社会文化来说过于先锋前卫,导致一些贵族大为愤慨,虽然皇帝本人极为欣赏这部作品,但迫于压力,此后曾多次要求莫扎特删改内容。该剧的德语版本于1790年在柏林上演。

国家大剧院版《费加罗的婚礼》将于2013年8月15日首演,导演何塞·路易斯·卡斯特罗恰好成长于该剧故事的发生地塞维利亚,他对当地历史和文化的深切理解将为此版本注入原汁原味的塞维利亚城市风貌。同时,导演摒弃了权利、政治而选择了爱为主题,“爱”的元素发生在剧中所有人物之间以及舞台上的各个角落,不同形式和不同人物之间的爱随剧情发展而不断转换和升华,最终超越时空的界限,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