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动态

2025/26乐季册

2025/26
乐季册

立即下载
乐季综述
2025/26乐季导览

乐季排布完成之时,我们自己也为今年的数字惊讶了,从交响乐到精致小交再到室内乐,不同形式的音乐会70场有余,曲目50套有余。从《红高粱》到《风流寡妇》再到《齐格弗里德》,题材各异的歌剧则有8部30场有余。仍旧是100余场演出,比起往年,却有更多样的形式和更宽广的内容。

吕嘉总监的选曲便能看出。去年,我们的唱片入围《留声机》杂志“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最佳录音指南”,是连续几年深耕布氏音乐的成果。接下来,我们将听到吕嘉总监棒下的莫扎特、贝多芬、舒曼、理查·施特劳斯、圣-桑、柴可夫斯基……以及对20世纪最伟大作曲家之一迪蒂耶的继续探索。作为乐团第一位首席客座指挥,张弦将在她上任的第一年里,带来她偏爱的莫扎特39和拉赫第二交响曲,一部站在古典主义的巅峰望向后世,一部则在一百年后登上了浪漫主义的另一座山顶。作为驻院艺术家的吴巍则通过中国作曲家黄若和芬兰作曲家尤卡·蒂恩苏的创作,以及一系列经典音乐的跨界改编,展示笙这件古老乐器穿越时空的本领。在去年开启的“郭文景焦点作曲家”计划中,我们除了上演他的多部经典作品,还共同酝酿了新作品的创作。为了给创作和其它作品的呈现留出更充足的空间,第二期计划将在2026/27乐季展开。

对历史永远好奇,对未来永远着迷。两者都有迹可循,却又程度不等的不可获知,无怪乎时间旅行是最受欢迎的想象游戏。每当一两百年前的作品在今日被再度奏响,我们也像是跳进了那个神秘的抽屉,任由思绪在历史和未来间穿梭。而历史留下的那些音乐宝藏,不仅通过后人的不断演绎延续着生命,更在它们的面貌经由后世作曲家之手变得焕然一新,它们的精神或血液在当代仍孕育出全新作品时得到了进化和升华。在“回到未来”这个乐季同名系列里,我们能见证一系列音乐大师的时间旅行:塔利斯、科雷利、巴赫、莫扎特、贝多芬、门德尔松、穆索尔斯基、马勒、斯特拉文斯基……他们中很多也常常参与帮助其他人实现旅行,有的则依靠另一些音乐家实现了旅行,透过马克斯·雷格、沃恩·威廉姆斯、欣德米特、施尼特凯、于京君等各个时代作曲家的手笔,我们听见历史,听见当下,也听见未来。

莫扎特的音乐能让我们直接听到未来:严谨的形式中预演了现代音乐的自由与复杂,古典的外衣下包裹着向浪漫主义探索的情感深度,在古典的规范中,他写出市井人间、宫廷礼法和神性的超越,启发了之后两个世纪乃至今天的历代作曲家。他短暂的人生留下卷帙浩繁的作品,覆盖了歌剧、交响曲、室内乐、钢琴曲、艺术歌曲、宗教音乐,以及芭蕾和戏剧配乐等几乎当时所有的音乐形式。在有限的篇幅中,我们以“莫扎特光谱”系列对此略呈一二。除了代表性的歌剧序曲、交响曲、协奏曲、交响协奏曲和小夜曲等,还有不常见到的管风琴音乐。因某种原因更加不常见到的《安魂曲》,我们得以在《莫扎特传》这部经典传记电影的交响音乐会上现场领略其冰山一角。虽然“莫扎特效应”这个说法已经被证明有些夸大其词,但莫扎特的音乐的确不失对孩子们的友好。“遇见莫扎特”音乐童乐会适合学龄前的小朋友,而为

六一”准备的《莫扎特彩蛋》藏着莫扎特和他父亲创作的旋律和动机,老少咸宜。

年作曲家计划将迎来第八期的展演和终评,又有不少来自新鲜头脑的新鲜声音将与我们见面。与此同时,八十高龄的鲍元恺先生也完成了另一个壮举,为《炎黄风情》创作了交响合唱版,不仅仅是简单增加了声乐的成分,鲍老在其中做了诸多新的探索和尝试。另一个联合委约计划则在形式上颇具新意,法国作曲家里夏尔·迪布尼翁以《洛神赋》为题材,为圣-桑的《诗人与缪斯》创作了一个可以接续演奏的姐妹之作,令来自东西方两个不同文明的浪漫故事遥相呼应。

70余场演出,预告着来自世界各地音乐家朋友们的一场盛会,众多与我们彼此信赖的老朋友外,也不乏首次在乐季中亮相的艺术新伙伴:指挥家乔纳森·诺特,钢琴家卢卡斯·杰努萨斯、小曾根真、韦子健、沈靖韬,小提琴家哈德利希、穆洛娃、魏特哈斯、巴蒂雅施维莉、纳斯图里卡-赫尔舒科维奇、朱熙萌,大提琴家巴勃罗·费兰德斯,小号演奏家纳卡里亚科夫,管风琴家李艺花、琵琶演奏家邱佳裕,佩波偶剧团,还有来自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的音乐家们……以及将在一台音乐会中被我们“一网打尽”的范克莱本、肖邦、伊丽莎白、ARD等六大国际比赛2025年的新晋冠军们。

在我们的音乐中,一起开启过去与未来的时间之旅吧!

唱片录音
乐季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