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属华东腹地,襟江带淮,与鲁、苏、浙、赣、鄂、豫六省接壤。境内平原、丘陵、山地等多种地貌集中呈现,山川阻隔形成不同的地理和文化单元。南北要冲的位置使中原、楚、吴越等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皖江文化、徽文化等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安徽地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安徽音乐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原始音乐、歌舞和表演的雏形,薛家岗文化的陶埙吹奏上古之音。先秦金石乐悬成制,钟鼓、句鑃奏响周礼之乐、吴越之声。汉唐宋元乐舞百戏、说唱、假面装扮等,构成戏曲的多种艺术元素发展融合并深入百姓生活;画像石上乐舞翩翩,真子飞霜镜中琴音曼妙,仙人吹笙壶惟妙惟肖,戏曲人物瓷枕构思精巧,池州傩留汉唐遗韵、存宋元剧目,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明清两季,安徽戏曲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凤阳歌、凤阳花鼓广泛流行并被诸多表演艺术形式吸纳;“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成就国粹京剧发轫;周边及本土戏曲艺术在江淮大地上得到传承发展、形成活力四射的新兴剧种,“开口即拉魂”的“泗州戏”、“清新浪漫”的黄梅戏、“质朴泼辣”的庐剧、“活泼轻松”的花鼓戏无不体现安徽戏曲文化的多姿多彩。诸多剧种,万般风韵,构成安徽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剧种348个,其中安徽31个,位列全国第三。
戏曲艺术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展览荟萃了安徽博物院及省内外三十余家文博单位珍藏的音乐、戏曲文物精品,回顾江淮大地乐舞文化的先声肇音,重现傩戏、目连戏、徽州戏曲、凤阳花鼓、黄梅戏等安徽主要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变迁,让古老的中国戏曲在国家大剧院的展厅中“活起来”。让我们追寻时光的步履,透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去领略皖风徽貌的瑰丽多彩,感受皖乐徽声的音韵悠长……
  国家大剧院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展览时间:2019年12月21日-2020年3月15日
展览地点:国家大剧院东展览厅
主办单位:国家大剧院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单位:安徽博物院
 
 
 

第一部分:乐舞江淮 百戏萌生

早在新石器时代,江淮大地就已经有了原始歌舞的踪迹。商周时期,礼乐制度是贵族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手段,安徽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受中原、吴、越、楚等多元文化影响,乐舞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汉至唐宋元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歌乐舞的服务对象也由上层贵族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雅俗之乐交融整合、互汇贯通,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安徽地区的散乐百戏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安徽池州傩见证了原始歌舞发展到成熟戏曲的全过程。它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巫觋祭祀活动,以歌舞事鬼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池州傩在“傩仪”“傩舞”的基础上,相继吸收宋元杂剧、明代说唱等世俗娱乐因素,发展形成了傩戏。
从原始歌舞到金石乐悬,再到汉唐百戏、滑稽戏、说唱等艺术形态的产生,歌、乐、舞、装扮、舞台等戏曲的构成要素已经成熟,为后世安徽戏曲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第二部分:诸腔并陈 百花齐放

明代以降,传统戏曲艺术跻身主流社会,文人的介入提高了戏曲于文学上的品位,戏曲演出活动的职业化加强了剧种交流和技艺改良,戏曲艺术愈加成熟,并衍生出劝善、教化等社会功能。
安徽得占地利,各种戏曲艺术在地域文化的滋养下融合吐纳,孕育发展出众多地方声腔,尤其在安庆、徽州两府,戏曲创作与搬演在社会各阶层中成为一时之风尚。徽州地区的戏曲艺术发展与厚重的徽文化相得益彰,徽调徽腔在“徽班”的经营下实现了向“国粹”京剧的嬗变,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凤阳花鼓跟随着平民生计的脚步走遍大江南北,其题材和表演方式被诸多剧种吸纳融合,始终保持了强大生命力。黄梅调从山野走向舞台,并吸纳借鉴,从民间的生活小戏终成引人注目的“黄梅戏”,深受百姓喜爱,风靡天下。长江、淮河两岸戏曲活动盛行,剧种、剧目极大丰富,构成了诸般风韵、百花齐放的盛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近期展览推荐

登录注册留言反馈

客服电话:010-66550000

© 国家大剧院|返回首页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