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演出 焦点作曲家 乐是故乡明 乐季聚焦 关于乐团 EN

从2019/20乐季起,画家朱炜先生应邀成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及合唱团的特邀画家。两年多以来,朱炜先生以自己的慧眼独具和生花妙笔,在音乐世界和视觉艺术之间架起了奇妙的对话桥梁。从2019/20乐季的《华彩》系列,到2020/21乐季的巨幅的《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四重奏》及《天鹅湖》,到本乐季这幅以《心有皓耀》为主题的大型画作,以及不计其数的写生画稿和速写作品,都是他在此探索过程中的智慧和工作结晶。

画家是感知力非凡的人,其关注对象涵盖宇宙万物,而画家在某段时间集中和专注地探索某具体话题和领域,有时或许会是他创作生涯里硕果累累的发现之旅,但有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当的冒险意义,尤其是考虑到他为此而做出的巨大的时间、情感和心力的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朱炜两年多来的付出,我们既由衷地心生钦佩和感动,也为其成果感到骄傲和欣喜。

在音乐家的创作和工作成果里,声响显然是最首要的,但它又并非所有和一切。以声响为核心,由作曲家、演奏者、聆听者以及音乐作品所跨越的无数时空中活跃着的芸芸众生,他们从音乐现场到跨越时空的彼此交流与默默共情,共同构筑了一个被我们称为“音乐生活”的宏大世界。从音乐家忘情投入的演奏,到观众兴奋或沉静的表情,到情感从声响中溢出并令万物生情,抑或是全世界所有剧场中独有的快乐与鼎沸,都仿佛是我们音乐生活中的朵朵美丽浪花。如此来看,朱炜的画作既是对音乐生活的侧影式记录,更在某种程度上帮我们走出了声响的局限,再从声响之外去回看更广义的音乐生活。

这幅以《心有皓耀》为主题的大作,是朱炜为我们本乐季所作的新画,也堪称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全体音乐家的一幅群体肖像。为一支乐团造像实在是需要勇气的,且不说将百余位音乐家生动而多样的面孔跃然纸上是多么地艰难,让一支乐团能“无声胜有声”地在纸上绽放光彩更是难于登天。不过,面对这幅画作时,我们却分明看得见穿越和维系在所有音乐家及聆听者之间那根无形的纽带,它像一双看不见的巨手,它所触摸的每个人的面庞、眼神与身形,以及那轮不知是挂在天上还是藏在心里的皓月,都在朱炜的笔下于瞬间被拧在了同一种奇妙的力量和气质中。其实,这样的力量和气质正是我们,也正是我们独特的集体印记。每当登上舞台、音乐响起,这样的力量和气质便同我们的音乐水乳交融,不仅在舞台上升腾成一种极特殊的凝聚和共鸣,更将从舞台上流淌到所有观众心中,形成溢满整个音乐厅的化学氛围:无论是伤感、不舍、迷惘,还是振奋、希望与感动,都在此融化成一种强大的共情,不分你我,无问东西。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艺术的伟大意义,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实情感、隐秘的内心生活和热情的世界,这都是在我们内心世界长久积攒和发酵、才终将浮出水面的东西。”借朱炜非凡的感知力,这些长久积攒和发酵在我们这些音乐家心中的真实情感和热情,也终于被以音乐以外的方式捕捉到,也让更多人感受到我们的内心世界。由此,我们仿佛也能跳出自己,从全新角度更深地审视和懂得我们工作的价值,并更加坚定我们在此坚守的信念。为此,我们要感谢朱炜:感谢他的生花妙笔、慧眼独具和非凡的感知力,更感谢他以这幅集体肖像带给我们的感悟和鼓励!

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发起这个为期多年的特邀艺术家计划的初衷之一:通过这些画作,朱炜先生把艺术生活和剧场世界中那些最感人的时刻,定格成了永恒的视觉记忆和回味,也让更多人以音乐以外的方式、感知到了艺术宝贵的价值和意义!在感谢之余,我们将继续期待朱炜先生未来创作出更多佳作,用视觉艺术带我们去探索艺术生活和剧场世界中那深远宏大的天地。

朱炜简历

朱 炜特邀画家

1962 年出生于北京。

1985 年参与中国 85 美术运动,策展并参展《八六最后画展》。

1986 年学士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

1992 年硕士毕业于日本国立大阪教育大学。

2000 年于北京创办“数象互动”、“数象空间”。

2011 年出版“细节”系列《大师笔触》。

1986 年以来以自由艺术家、设计师身份活跃于北京、日本、美国等地。

现任职于李可染画院、居住北京、西雅图。

《 心有皓曜 》

朱炜 |原始尺寸:5950 x 2195mm | 创作时间:2021
朱炜 |原始尺寸:5950 x 2195mm
创作时间:2021

素描速写

朱炜 | 创作时间:2021年6月 | 创作地点: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排练厅
朱炜 | 创作时间:2021年6月
创作地点: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排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