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干货来了!舞台上的蒙太奇,话剧《十字街头》舞台探秘

国家大剧院微信
1937年,时年16岁的白杨与22岁的赵丹在导演沈西苓的执导下,将一段民国时期沪上青年的人生选择呈现在大银幕上。十里洋场、海上繁华的另一面是石库门里的合租与失业,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动荡时局中,将这些现实议题搬上银幕难能可贵。

大舞台×影像 舞台变为剪辑台
让一部影史经典走上话剧舞台,不仅需要完成从镜头语言到舞台调度的转变,如何在保留经典精髓的同时赋予它新鲜的活力,更是一个考验。


话剧《十字街头》导演黄盈的话
常规的戏剧演出中,演员们在作为空间的舞台上相遇、舞台行动的过程中被观众看到,于是形成了戏剧作品。而此次《十字街头》的演出,除了戏剧本体存在的空间与人的行动以外,我还试图将舞台空间当做一个电影剪辑台。

前辈艺术家们的老影像、演员们鲜活的现场表演、现场实时拍摄实时投影等叙事线索,都被我当作素材,用蒙太奇的概念一起并置在舞台上。演员现场的表演,除了用现代手法重现原故事线,还需要有时空交错的跳出,回看八十四年前发生了什么,然后做出讨论。这是任何年轻人都能超越时代,从精神实质上共通共鸣的部分,是一次穿梭于八十四年间的,两代年轻人的隔空对话。


为了实现戏里戏外的“十字街头”,话剧《十字街头》以同名电影、电影上映时的相关资料、电影创作者的人生和舞台上的演员表演为四个维度,重新拼接剪辑这四条“胶片”。为使这些素材能在舞台上流畅呈现,设计团队和演员进行了反复的调试和磨合,如同剪辑需精确到每一帧一般,这种尝试和创新让老故事有了现实意义,也让观众看到了剧场的无限可能。

舞台手记 “一板之隔”与铛铛车
在电影《十字街头》中,“一板之隔”的设计是点睛之笔,男女主不知彼此的身份而心生情愫,戏外的观众却有着全知的视角,由此产生的“笑点”十分巧妙。话剧《十字街头》也重现了这个设计,更为精巧地是,舞美设计张鵾鹏以一辆“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铛铛车将所有元素囊括在了其中。

话剧《十字街头》舞美设计张鵾鹏的话
原片中,大量的主场景是在杨小姐和老赵合租的老上海弄堂的房子里。为此我翻阅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根据电影首先1:1还原了这样的一栋房子。我们还删繁就简,大胆地对环境支点交代进行了处理。杨小姐家只保留了一张床,赵先生家只保留了一张写字台。中间的板壁,是很重要的处理,挂画、晾衣服伸到隔壁的竹竿、隔着板壁互吐心声。这也是无论中间经历多少稿方案,都花精力和心思最多的。


说到板壁,就要说到三维布景的整体意象了。那就是被我解构了的铛铛车。


在原片中,铛铛车并不是一种主体,但它是老赵和杨小姐爱情萌动的载体。他俩经常在上车、下车和坐车的节点上有了交集。也是体现那个时代外部环境的一个典型环境。一开始的舞美设计重心,其实并不在这个车上,而是弄堂。对铛铛车的处理一直是一种车台的概念,或者就交给完全的假定性,都比较的一般化。直到一天我看到一张图片,一辆绿色车头的铛铛车,在一片老上海灰白背景中,开向我,形形色色的人上车下车。我突然就被那一抹绿色给打动。于是,我把铛铛车咣当一下就直接放到了舞台上,它就是那么的真实,但是在背景老影片中,又显得不那么真实。然后,把铛铛车分解成了5组独立的车台。车头分了两块,车身分成了两组,左右又不对称,每组车身上都带着一块可以折叠270度的纱门。把车身不重要的车体、车顶和座椅去掉,抽离出最简洁的结构,保留原木色。把车顶天窗的结构夸大成屋顶的三角形造型,这样,车身完成了老赵和杨小姐家的空间意象。中间的板壁,其实是车身截面的深化。后来导演觉得体量不够,于是就把尺寸放大了。放大之后的体量,竟然有了一种电车进站的站台感。


中间板壁墙用了半透的喷绘纱处理,使得两个房间的空间有了穿透感和隔离感。既是车也是家,既是家也在路上。


(以上内容节选自《电影遇到了戏剧,舞台转动着镜头——话剧《十字街头》舞美设计记录》)

话剧《十字街头》首轮演出后,当舞台上的青年与影像中同为青年的前辈们对话时,不少观众感慨这部看似久远的影片并不过时,甚至有种“老赵”竟是我自己的代入感。台上与台下、舞台与影像,横在其间的是每一代青年都会踏入的十字街头,它是人生选择的分岔口,也是家国命运与个人际遇的交汇点。

4月30日至5月7日,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十字街头》将迎来第二轮演出,无论是剧情表演还是舞台呈现,还有更多的细节和亮点等你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