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璀璨双子星——威尔第与瓦格纳的歌剧交锋

国家大剧院微信


1813年,西方音乐界诞生了两位伟大的人物,他们命中注定要共同给这个世界制造出不同凡响的声响,他们把自己耀眼的光芒同时映衬在19世纪歌剧的天空下,他们就是意大利的朱塞佩·威尔第与德国的理查德·瓦格纳。任何谈论西方歌剧、西方音乐史、欧洲文化艺术的人,都会将两位重量级大师进行比较,究竟谁才是歌剧之王?

就这个问题,曾有记者采访著名画家陈丹青:威尔第、瓦格纳两位歌剧巨匠更欣赏哪一位?陈丹青回答说:“他们俩是个小对头。我蛮难在威尔第和瓦格纳之间褒贬,我觉得世界好就好在,既有瓦格纳又有威尔第,然后还有其他人。”


10月30、31日著名指挥家俞峰携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威,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联袂奉献两场歌剧序曲音乐会,以“尘世与英雄”为主题致敬浪漫主义歌剧创作领域中被称为“歌剧之王”的威尔第,和“浪漫主义歌剧终结者”瓦格纳。


著作等身的歌剧大师——威尔第

▲威尔第 1813~1901

“缺乏音乐才能”——这是米兰音乐学院对威尔第所做的评断,尽管米兰音乐学院将他拒于门外,但若把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削减到只剩下两名,那将是威尔第与瓦格纳。威尔第出生在1813年,虽与瓦格纳同年,但两位歌剧大师的创作风格却相差甚远。在瓦格纳的作品里,我们能看到人性的哲学,而在威尔第的作品里,没有绝对的快乐,也没有绝对的忧伤。法国歌剧大师乔治·比才曾这样形容威尔第:“他的激情虽然残酷但是如此的真实,远远胜过麻木不仁。”

▲米兰斯卡拉剧院 威尔第众多歌剧首演于此

威尔第的一生中写了大约30部歌剧,以1839年的《博尼法乔伯爵奥贝尔托》开始,以1893年《法斯塔夫》这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喜歌剧之一作为结束,那时的他即将迎来80岁的生日,可谓是活到老写到老。常有人说,看过瓦格纳的作品,你可能会记住歌剧的名字;但看过威尔第的作品,你会记住歌剧里的人物。在威尔第心中,歌剧是“人的戏剧”,他擅长发掘生活中的小人物,刻画他们扭曲的性格和复杂的心理。与瓦格纳截然不同,威尔第讨厌裹脚布式的剧情和冗长的铺垫,他的歌剧情节发展迅速、矛盾冲突激烈。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也注定了他笔下那些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比如:《奥赛罗》中因嫉妒被丈夫掐死的黛丝德蒙娜,《弄臣》中为了刺杀公爵却不幸让亲生女儿当了替死鬼的弄臣,《游吟诗人》中被他人利用与孪生兄弟互相残杀的曼里科。

“歌剧院通宵”——瓦格纳

▲瓦格纳 1813~1883

罗西尼有句著名的评语:“瓦格纳有很好的片段,但却有令人难受的长度。”瓦格纳歌剧确实有点像马拉松耐力赛,如果你有勇气,不妨听完一整出歌剧,也许就成为他的乐迷了。由于不满足自己的歌剧只在普通的剧院演出,瓦格纳曾在巴伐利亚的拜罗伊特镇修建了一座节日剧院,专门用来上演他自己的作品,而且自从他故世后,一直由他的家族成员来组织,虔诚的乐迷们每年夏天都回来这里朝圣“瓦格纳节”。

▲拜罗伊特节日剧院 专门上演瓦格纳作品

与一生高产的威尔第不同,瓦格纳一生中共创作了11部歌剧。比起“歌剧”这一称谓,瓦格纳其实更喜欢“音乐戏剧”这种界定。他将歌剧视为一件整体的艺术作品,将戏剧和音乐用一种连续不断的叙述调结合起来,而非那种夹杂着优美咏叹调的冗长的宣叙调。歌唱者在观众眼里是演员,要唱出剧情,而不仅仅是炫耀天花乱坠的歌喉。

两位巨匠与“不吐一语的预言大师”

本场音乐会所演奏的曲目均为威尔第与瓦格纳两位音乐巨匠歌剧中的序曲和前奏曲,序曲堪称歌剧中“不吐一语的预言大师”,亦可以说是概括了整部歌剧的故事走向,前奏曲则是整部歌剧或某一幕的开端。即将演出的《茶花女》第一幕前奏曲、《阿依达》前奏曲、《纳布科》序曲等片段,相信会让观众在聆听的同时,不断回想起歌剧中的经典场面。

此外,本场音乐会也将于本周六(10月31日)19:15,在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以及各大网络平台同步线上直播,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北京电视台主持人聂一菁,与著名指挥家俞峰、“瓦格纳女高音”王威一起,为观众进行演前导赏。指挥家俞峰将为大家讲述本场音乐会曲目背后的故事,畅聊瓦格纳与威尔第的歌剧创作,阐述序曲和前奏曲的不同之处,并讲解本场音乐会的精彩看点,女高音歌唱家王威也将为观众介绍什么是“瓦格纳女高音”,揭开瓦格纳大师的神秘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