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人间真实,83年前的“海漂”青年

国家大剧院微信
  1937年,由明星影片公司推出,沈西苓编剧、导演,赵丹、白杨等艺术家主演的《十字街头》上演。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电影潮流中,《十字街头》思想超前、视听语言完备。

《十字街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写的是日常生活中一幢楼里,由于一板之隔所造成的许多有趣的情景,故而使人感到格外亲切。同时,情节又组结在人物关系与性格自如地展开中,所以真实可信。

老赵这个人物越看越象自已——处世阅历不深、稚气、追求朦胧的正义。那种罗曼蒂克的生活: 忍饥挨饿,然而又无忧无虑 ,简直和我们自己的生活一样。——电影《十字街头》主演 赵丹

致敬影史经典从银幕走向舞台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十字街头》以一出别具风格的市民喜剧描述了彼时青年身处十字街头的抉择和青春。八十三年过去,那些住在隔板间里为失业苦恼的年轻人依然存在,合租时的喜怒哀乐在今日的观众看来深有共鸣,电影中那句“我总觉得我们这种人是有着某种使命的,在这使命没有达成一点点之前,我们是不能就此了结”的台词,仍然能令当下处于十字路口抉择的青年深受启迪。

10月17日,国家大剧院新制作话剧《十字街头》将在小剧场亮相,并由戏剧导演黄盈倾力执导。



导演黄盈,国家一级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先后创作四十余部话剧作品,代表作:《打开一九九〇》《断金》《黄粱一梦》《未完待续》《语文课》《枣树》《卤煮》等。曾获全国戏剧文化奖导演金奖,文化部国有艺术院团演出季剧目奖、优秀导演奖,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日本利贺亚洲导演节优秀创作奖等国际级、国家级奖项。

话剧《十字街头》既保留了原片中性格迥异的人物及他们在大环境下不同的命运发展,丰富“可靠的友谊”“甜蜜羞涩的爱情”“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压抑却快乐的生活”等情节元素;又通过重塑经典形象、增加叙事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突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以及“年轻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使命”等超越历史、带有永恒性的人生命题。

在导演黄盈看来,电影中为感到彷徨的青年给出的药方是爱情救赎,对于当下的青年人来说,电影之外主创们的故事更能给出一剂良药。回看沈西苓、赵丹等当年聚在一起拍摄影片的青年人,他们的人生也在这部电影之后,迈向了人生十字街头的不同方向。因此,该剧在保留原片情节的同时,也增加了戏外电影人的故事。

影片的最后,四个年轻人在码头相遇,他们看到报纸上小徐自杀的报道,也得知离开的刘大个在战场上取得大捷。在原作剧本中,四人感慨应当充满勇气向前走,即便“失业也不止一次,饿饭也是常有的事”,这也是话剧《十字街头》所承袭的现实意义。

“影片中,铭刻在青春里的理想、爱情与奋斗,依然会引发当今观众的共鸣,每一代青年都会面临他们自己的挑战,都需要与命运抗争,克服一切困难,拥抱希望。”——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话剧《十字街头》总监制 赵铁春

“这个现实意义,不是具体的房租贵不贵、有没有工作,而是不管我们当下在什么样的人生境遇中,我们都要像大个那样,勇敢地走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样的人生,不管结局是如何,一辈子到最后都不会后悔和遗憾。”——导演 黄盈

剧场蒙太奇方式展开





舞美效果图

为了实现戏里戏外的“十字街头”,话剧《十字街头》将让演员表演与影像多媒体互动、结合,并不时让老电影影像、现场拍摄影像与演员表演并置,利用间离效果,让演员“跳进跳出”。在舞台布景上,该剧选取了具有年代感和地域特色的铛铛车为主要元素,通过它的变化呈现街景、鸽子间等空间。


话剧《十字街头》是国家大剧院继《仲夏夜之梦》《鸟》《西望长安》之后在小剧场为戏剧演员队量身定制的又一部作品。董汶亮、徐子瑄、李溪昶、奉阳、于梦潮、刘贝贝、王文杰等一批青年演员将以当下青年的视角致敬与诠释“经典”。

剧中,四个“毕业即失业”的青年蜗居在大都市最便宜的简易房内,在十字路口的抉择中,“老赵”和一墙之隔的“杨小姐”在不知身份的情况下渐生情愫。同时,演员们也将跳出这些经典形象,讨论着沈西苓、赵丹、白杨等围绕这部电影的老一代电影人轶事,并从这部电影作品和当年的主创身上,表现青年人走出十字街头的勇气和力量。







9月27日,国家大剧院新制作话剧《十字街头》召开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