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线上专区 > 经典艺术讲堂线上课堂> 正文

【百年辉煌:歌声里的中国】时代的留声机——广西“歌仙”刘三姐

主讲人:蒋剑

学习强国
  广西是刘三姐的故乡,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广西彩调剧和电影《刘三姐》风靡全国和一些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成为一个时代的美好记忆。本期经典艺术讲堂邀请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彩调团团长蒋剑带领观众们走进彩调剧这一剧种,听听新版彩调剧《刘三姐》的故事。
 
 
 
一、快乐的剧种——彩调剧
彩调剧是广泛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的主要剧种之一,源于桂林农村地区的歌舞及说唱。彩调剧过去俗称“调子”“彩灯”“哪嗬嗨”等,直到1956年才定名“彩调剧”,发展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彩调剧大多以广西地方方言为主,极具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许多歌曲都是过去人们在田间劳作休息时候唱的歌,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情趣十分贴近,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彩调剧内容谐趣、形式活泼、载歌载舞,因此,又得名“快乐剧种”。

彩调剧属于花灯剧种,吸收了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广西的山歌体等剧种的艺术特点。在中国的众多戏曲艺术形式中,彩调剧好比“县令”,它达不到阳春白雪的高度,但是十分接地气。相比于京剧等戏曲艺术形式,彩调剧在人物设置上更简洁、个性鲜明。过去彩调剧以丑角为主,对彩调剧来说确实是“无丑不成戏”。

彩调剧表演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很富有本剧种特色,尤其以步法最为突出。
仅丑角步法就分矮桩、中桩、高桩和高低桩四大类。
 
二、《刘三姐》——时代的留声机
千百年来,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半个多世纪以来,刘三姐成为广西民族文化和美丽形象的代名词。1958年底,彩调剧《刘三姐》开始创作剧本。1960年,在广西的“刘三姐文艺会演大会”上,许多剧团排演各种不同版本的《刘三姐》,出现了“处处上演《刘三姐》,人人争看《刘三姐》”的盛况。

据考证,刘三姐的故事从唐代就开始传颂,她是一个集所有广西妇女的真善美、睿智于一身的人物形象。彩调剧《刘三姐》集广西彩调剧特有的山歌、唱腔、曲牌等于一身,诞生了许多传唱度极高的唱段,这些音乐更是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在彩调剧《刘三姐》诞生之后,又创作了家喻户晓的彩调电影《刘三姐》。可以说,《刘三姐》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记忆、时代的烙印、时代的留声机。

彩调剧《刘三姐》是中国舞台艺术的经典,曾五进中南海、四进怀仁堂,为领导人演出。至今饰演彩调剧“刘三姐”的演员已经是第六代。《刘三姐》多年来风靡全国,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演出近3000场,这在中国戏曲史上是了不起的壮举,创造了一部戏一个剧种的演出传奇。

三、新版《刘三姐》——为自由而歌
艺术作品随着时代发展做些修改是必须的,2004年复排的新版《刘三姐》也是这样。旧版《刘三姐》中人物形象更多是脸谱化,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而这对于当代的观众来说不是很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因此,新版《刘三姐》将“为自由而歌唱,为尊严而抗争”作为全剧主题,把过去阶级斗争内容一笔带过,更多地给观众留下刘三姐的声音,以及她美丽、睿智的形象。这是这部作品的内核,也是“刘三姐”这一古老故事延续至今、打动人心的原因。
 
2004年复排的新版《刘三姐》

四、 彩调剧的普及之路
同京剧等其它戏曲艺术一样,在响应国家号召下,彩调剧团每年拿出一定的场次数走进校园为学生们演出。同时,彩调剧团还深入学校教育,为学生们排练不少传统小戏,培养“小刘三姐”。许多孩子们已经在各种比赛中争金夺银,有了不俗的成绩表现。

同时,艺术家们在创作上也不断努力,在保留传统东西的同时,又融入当代的审美元素。例如新版《刘三姐》在灯光、服饰上就运用到很多现代元素,把广西12个少数民族色彩斑斓的艺术文化搬到舞台上,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多地吸引年轻人走进剧场,关注和喜爱彩调剧。

本期主讲人:蒋剑


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一级演员、彩调团团长,壮族。曾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领腔奖,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优秀表演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表演奖,多届广西戏剧展演优秀表演奖等。主要作品:彩调剧《刘三姐》《哪嗬咿嗬嗨》《双簧旦》《山歌牵出月亮来》《紫金袍》,壮剧《天上恋曲》,桂剧《赤子丹心》等。

蒋剑/讲述
赵湘华、吴勇志/示范表演
高梦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