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刺客》的故事是关于刺客豫让为智伯报仇刺杀赵襄子的故事。导演林兆华此前就强调该剧突出的是“义”,如何算是“义”呢?豫让为了报智伯的深情厚意而不惜一次次舍命刺杀赵襄子,只可惜豫让却是一个连猪都没杀过的弱者,他的愿望几乎是没有可能完成的。而这种没有可能却又万分执着似乎正是“义”的最好体现。 

豫让在他的生命之中仿佛只剩下了复仇,复仇的无力和不能又让他痛苦万分。也许最后追求“义”已不是他的目的,求得自己心灵的解脱才是他的归宿。最后一幕中赵襄子答应了豫让“刺袍”的要求,而豫让却连最后这点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完成了,还是赵襄子自己把袍子穿过了豫让的剑,看到这里,让人不无心酸。 

赵襄子在剧中除了有些残忍表现外基本都是正面,一次次放了刺杀他的豫让。也许林兆华导演想说的是“义”其实已经不存在了,剧中的四位“闲人”似乎就是代表着“现实”。他们遇到了豫让而不举报,只是因为害怕;而遇到了更弱势的豫让的妻子时,他们又暴露出贪婪的本性,“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本期活动,特邀编剧徐瑛与您一同感受“刺客”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