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意大利音乐得以复兴,与众多作曲家致力于歌剧创作密切相关,可以说这一时期歌剧的创作推动了意大利音乐的发展。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兼具古典与浪漫特色,拥有现实主义风格、华丽的舞台效果、超于以往的演唱技巧,出现了宣叙调、咏叹调合用的表现手法等。注重音乐与角色的结合,加大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作用,在创作和表现上更加遵循民族审美习惯。代表作品如罗西尼(1792-1868)的《塞维利亚理发师》,贝里尼(1801-1835)的《梦游女》《诺尔玛》和多尼采蒂(1797-1848)的《拉莫美尔的露琪亚》《爱之甘醇》等,都极具影响。走过19世纪上半叶,威尔第(1813-1901)把意大利歌剧创作推向高峰,他的歌剧《麦克白》《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依达》等,成为全世界众多歌剧院争相上演的作品,受到歌剧爱好者们的推崇。
本期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结合今年再度上演的威尔第四幕歌剧《阿依达》,特别邀请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澜老师,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出发,带您回到19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解读19世纪意大利歌剧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