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江姐》是北京电影学院出品的首部原创音乐剧。全剧包括序、第一场至第十场、尾声十二部分组成,以流行、摇滚、古典、民歌等多种音乐元素演绎原创唱段23首。该剧在深度发掘最新红岩文化资料和研究开发的基础上,以红岩历史人物江竹筠(江姐)在狱中斗争史实为主线,在符合重大革命历史真实性以及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观的前提下,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大众喜欢的音乐剧方式表现,将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江姐这一历史人物再度“复活”到舞台上。与以往完整讲述江姐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不同,该剧将剧情集中在监狱里的512天,以全新视角展现江姐的这段狱中经历。
该剧讲述的是共产党员江竹筠在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集中营当中惨遭酷刑却依然坚守信念、保守秘密的不朽事迹,虽然江姐的光辉事迹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是这次音乐剧《江姐》却通过全新的视角来将这段故事极具创意地演绎出来,该剧聚焦江姐被捕入狱后的512天,剧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塑造,为观众展开了理想与现实、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人性挣扎与较量,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统一的优秀作品。


总监制:周志军
出品人:扈强
监制:支宏伟、俞剑红、刘新军、童雷、李伟、潘若简
总策划:李伟、曹颋、吉亚太
策划:姜丽芬、许晓丹、周晓璇
制作人:乔迪、廖梦琳
艺术、声乐总监:马秋华
导演:王莉
复排导演:李子南
作曲、音乐总监:安栋
编剧、作词:马达
作曲: 陈祺丰
副导演:马明月
戏剧指导:李浩
音乐统筹、合唱指导:李美佳
舞蹈编导:纪世志、徐桢
声乐指导:税悦
舞台总监:牧元吉
舞美设计:焦燃
多媒体设计:孔江
服装设计:阳东霖
灯光设计:冯彦臣
造型指导:莽珊珊
音响设计:范明宇

演出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
1948年6月14日,作为重庆中共地下党的重要人物——江竹筠,在万县被捕后关押于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集中营,她在遭遇严刑拷打后仍拒不交出军统所要的地下党情报,重庆地下党成为军统急需突破的一道防线。面善心狠的军统处座徐之行被局部委派到渣滓洞,试图获取能粉碎重庆中共地下党的情报。
得知江竹筠是重庆地下党的重要人物,徐之行试图利用看守长黄锐津与江竹筠同乡的身份,假意接近套取信息,同时又抓捕审讯了江竹筠身边的共产党员林月英、爱国青年何小惠等人进行残暴的审讯。面对战友和无辜百姓的牺牲,江竹筠心痛不已,但为了重庆的解放和家国的未来,她只能选择继续与徐行之对抗到底。
在审讯中得到江竹筠孩子的地址后,徐之行让黄锐津将孩子接来试图威胁江竹筠,但一心希望家国安定和平的黄锐津早已被江竹筠的气节和理想所打动,他悄悄转移了江竹筠的孩子。
徐之行与江竹筠的对抗屡屡以失败告终,战争的形势严峻,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就连重庆的舆论也一片哗然,他愈发癫狂杀死了狱中的百姓、甚至是才八岁的女孩——小萝卜头。这样疯狂的举动让黄锐津无法接受,他选择站到了正义的一方。
1949年11月,江竹筠得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同时人民解放军也对重庆发起了总攻,徐行之接到上级的命令,撤离并肃清渣滓洞集中营的所有政治犯。徐之行调来大批国民党军队进行围攻,黄锐津得到消息后立刻帮助江竹筠等人进行越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