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末的美国华尔街上,一个律师事务所的老板雇佣了一位名叫巴特比的年轻人为自己抄写文书。最初登场的巴特比少言少语、工作勤奋,律师老板对自己找到这样一位靠谱的雇员暗暗得意。然而很快他就感受到了巴特比与众不同的怪异:巴特比不与办公室中的其他同事主动交流,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也只会做最简短的回答,他从不离开办公室,总是待在属于他自己的那个屏风后面小小的角落里。在那个没有打印机的年代,抄写员巴特比就像一台被安置在角落的复印机器,安安静静地吐出一页页抄写复制的纸张,浑身上下透出一种与喧嚣繁闹的华尔街格格不入的隐士气。
一名安安静静的抄写员,却对律师老板产生了最大的刺激。巴特比除了抄写工作,“倾向于不”做老板交给他的任何其他的工作。
他“倾向于不”做校对工作。
他“倾向于不”去跑腿买东西。
他“倾向于不”去邮局取邮件。
甚至渐渐地,他开始“倾向于不”做抄写工作,“倾向于不”做任何事情。
被解雇后也“倾向于不”离开办公室。
是我对他做了什么吗?他为什么这么对我?
他为什么这么对他自己?是我做错了吗?
我该如何对待我自己?
在这间光线昏暗的律师事务所里,没有黑白对错,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障碍和错位。这是一篇看似与波澜壮阔的大海完全没有关系的短篇,然而全文却依旧发出惊涛拍浪的回响,展现着人与自己所处环境的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