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剧《先声》在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与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联合出品,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创作演出。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 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该剧首次以杂技剧形式将“九・一八”这段抗战先声、救亡图存的历史搬上舞台的重大历史题材作品。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秉持培根铸魂使命,深挖民族精神、塑造英雄形象,用独特杂技语汇打造出这部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舞台精品。
剧目紧扣抗战“先声”组织剧情,以中国沈阳普通的一家人在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历史境遇为主线,用杂技语汇精彩演绎“北大营的枪声、沈阳警察的抵抗、中共满洲省委的宣言、东北人民的怒吼、义勇军的冲锋”等同仇敌忾的热血声音,艺术地再现了民族危亡关头,中国共产党高擎抗日大旗、吹响抗日号角,团结带领东北人民救亡图存、浴血奋战,发出誓死抗战“先声”的恢宏历史场景。


《先声》从 1931 年春节前夕沈阳火车站秘密接应中共中央特派员李先生开篇,由救亡号角、家园沦陷、喋血抗敌等9幕构成。剧中汇聚舞狮、高跷、腾空飞杠、爬杆、车技、网吊、钻圈等 30 余个精品杂技节目,融合魔术、滑稽、武术等多元表演形式,创新设计多种表现方式,通过杂技的惊险与肢体语言推动剧情,展现抗争历史。同时,坚守杂技本体,将杂技与魔术技巧融入剧情,诸多技巧为剧情定制,突破杂技叙事的局限,实现了技艺与剧情有机统一。主创团队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电影手法呈现恢宏悲壮的效果,借助先进舞台 LED 屏幕技术、数十道电动升降吊杆、遥控装置及数百套服装提升视觉体验,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彰显科技对舞台艺术的赋能。


《先声》以抗战精神的时代传承为精神内核,通过突破性的艺术创新将高难度的杂技语汇升华为思想深度与审美高度兼具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作为辽沈地区的“文化名片”,该剧屡次担纲重大文化活动的开幕演出。自首演以来,剧目持续引发媒体界的广泛关注,央视、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在内的国家级及省市级主流媒体累计报道逾 300 篇次,其中国家级权威媒体专题报道 30 余篇。全国近百位专家和文艺评论家高度评价其内容价值与艺术水准,认为将成为“历史的记忆,地域的标识”。
站在新时代回望历史,该剧不仅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更是杂技艺术向综合艺术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力作。《先声》凭借独树一帜的创意理念与表演范式,树立了我国杂技剧目新标杆。其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成功开辟出一条杂技与现代戏剧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成为杂技舞台与当代戏剧领域交相辉映的新亮点,彰显了艺术创新的无限可能与蓬勃活力。


获奖情况:
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
文旅部2024年度“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重点扶持作品;
“2024全国优秀杂技剧目晋京展演”剧目;
2024年度入选“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作品汇演剧目;
第38届田汉戏剧奖优秀剧目奖;
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剧目;
辽宁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第六届“辽宁文华大奖”第一名、“辽宁文华表演奖”及“辽宁舞台美术奖”。


主创
划:安宁、王晓、周仲涛、钟鹂
艺术总监:边发吉
出品人、制作人:安宁
总 导 演:李春燕
剧:陈国峰、马琳
制作总监:李恩杰
杂技技术总监:孙力力
舞台效果总监:王建民
史学顾问:王建学
执行导演:薄乐
曲:李恒、王楠
舞美设计:刘海峰
服装设计:宋立
灯光设计:王瑞国
视频制作:李杰、华倏婧
道具设计:王建民、刘海峰
化妆造型:魏小萌

主演
王大奎
张高亮老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