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歌剧舞剧院迎来了创建86周年、命名60周年。值此之际,剧院推出了经典舞剧片段集锦《华章》。在这里,诸多经典舞段与原创新作激情碰撞,汇集一堂;数位当今舞坛炙手可热的明星舞者巅峰起舞,同台献艺;先锋的创作理念与艺术手段深度融合,震撼视听。从古典风韵到现代律动,从浪漫爱情到家国情怀,从回望历史到逐梦未来,让超群的技艺炫动眼球,让情感的激荡触动心灵,看中国舞剧艺术的华章跨越时空,走向永恒。

 
  
 “此次创作,在整体结构上,将中国歌剧舞剧院近年来创演的诸多经典舞剧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作为主体部分,融入展现舞剧人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新创作品,力求将个体与剧院、与艺术的情感线索贯穿始终。在表现形式上,要让经典舞段既保持原汁原味又呈现时代新意,强化舞台“假定性”的特点,充分利用舞台时空的延展性,营造历史与现实交织、个体与群体对话、时光与梦想同行等多维度、多层次的情境,以此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引发观众的共鸣,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剧院、走进我们的舞者,感受到蕴含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东方审美之品格的中国舞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总导演 李世博



总策划:诸葛燕喃  
总监制:许宁、马金红、唐莹
艺术总监:山翀
导演统筹:李世博
音乐统筹:张渠
文字统筹:谷依曼
舞美统筹:王辛刚
服装统筹:阳东霖、史霜雨
灯光统筹:周策
多媒体统筹:刘双琛
造型统筹:孙艾娜
 


 
开场舞《群星璀璨》
舞剧《秀水泱泱》(舞者:王雪柔、罗颖、杨峥)
 舞剧《到那时》(舞者:冯世扬、胡文翔、佘伟靓)
 舞剧《恰同学少年》(舞者:潘永超、窦率方、张迪、罗嘉诚)
 舞剧《昭君出塞》(舞者:彭芷琪、陈卓)
舞剧《赵氏孤儿》(舞者:孙富博、刘彬、陈冠华)  
 舞剧《孔子》(舞者:王梓) 
 舞剧《李白》(舞者:魏伸洋、杨思宇、陈炳睿)



当孔子之智慧、程婴之忠义、李白之豪放、王昭君之坚韧、毛泽东之宏愿、王会悟之奉献,这些跨越时空的光辉形象代表,在同一舞台上并肩前行时,那一刻,“明星”二字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定义。这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震撼,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引领风骚的英雄,而每个人心中,也都潜藏着成为英雄的无限可能。
在这方舞台上,历史与现实交织,梦想与追求共鸣,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英雄画卷。


舞剧《秀水泱泱》选段

《秀水伊人》
《七月的光》(舞者:王雪柔、罗颖)




舞剧《秀水泱泱》讲述了南湖女儿王会悟为“一大”成功召开做出的杰出贡献,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步女性的成长历程和精神世界。
选段《秀水伊人》以柔美的女子群舞,在观众眼前呈现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温婉画卷。
选段《七月的光》中,手持红伞的王会悟伴随着歌曲《七月的光》,在嘉兴南湖的水波中起舞,这既是粼粼的波光,也是照耀在每个人身上的光。


舞剧《到那时》选段

《弯弯的月亮》(舞者:冯世扬、佘伟靓)



《到那时》以改革开放为背景,讲述了两代奋斗者的创业故事。该剧以小人物的人生际遇为载体,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和新一代创业者的奋斗精神。
选段双人舞《弯弯的月亮》描绘了“父亲”“母亲”从相识到相爱的过程。


舞剧《恰同学少年》选段

《风华正茂》(舞者:潘永超、窦率方、张迪、罗嘉诚)



《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故事为线索,通过他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立志的经历,展现了革命青年勇于反抗旧世界、追求新思想的革命抱负。
选段《风华正茂》为毛泽东与杨开慧双人舞,两人在北京大学重逢,共同的理想抱负促使二人走到一起。青涩的情感与青春的力量,在一个个托举与高难度技巧动作中迸发。


舞蹈《雀台吟》




《雀台吟》编导郭海峰,其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中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以及汉唐舞蹈独特的韵味与气质。编导试图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展现古代女子在雀台之上翩翩起舞的曼妙身姿,以及她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思想追求。该舞段将现代舞蹈的编排技巧与汉唐舞蹈的传统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具有时代感又不失古典美的舞蹈风格。


舞剧《赵氏孤儿》选段

《搜孤》(舞者:杨思宇、魏伸洋、孙富博、刘彬、陈冠华)
《残烛》(舞者:杨思宇、魏伸洋)



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惨遭灭门,唯一的骨肉被托付给了门客程婴。在赶尽杀绝的危机中,程婴为保全赵氏孤儿和全城婴儿的性命,牺牲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从此,程婴独自走上了一条千秋仁义之路。
选段《搜孤》中,程婴为拯救赵氏遗孤,将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交给屠岸贾,冒充赵氏孤儿,亲生骨肉不幸惨遭毒手。
选段《残烛》为程婴独舞,通过心理空间叙事的形式,表现程婴在失去亲生骨肉、妻子含恨离去之后,内心世界的痛苦。


舞剧《昭君出塞》选段

《倒喇》
《鹰吟》(舞者:彭芷琪、陈卓)



舞剧《昭君出塞》讲述了汉元帝时期,为保边塞安宁,昭君“请缨赴塞上”,终老塞上,完成和亲宁边使命、促成民族和睦的一段历史。
倒喇舞是元代蒙古族所创造的一种综合性歌舞表演形式,是蒙古族在宴会上表演的宫廷舞蹈。《倒喇》节选自《昭君出塞》第三幕贺婚,充分表现了匈奴王庭婚礼仪式的庄严感。
选段《鹰吟》演绎了呼韩邪单于离去后,昭君与老单于梦中诀别的场景。


舞剧《孔子》选段

《启程》(舞者:王梓)
《书简》
《逍遥》
《采薇》



舞剧《孔子》分为《序·问》《乱世》《绝粮》《大同》《仁殇》《尾声·乐》六个部分,选取了孔子周游列国的一段生命历程。作品以孔子的思想脉络、生活轨迹为主线,展现孔子的人格魅力、智慧光芒,传递中国传统文化。
《小雅·采薇》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选段《采薇》演绎了孔子“大同”梦境中的理想世界。在梦中,人世间不再有远征和战乱,只有美好的故土,与长久的安宁。


舞剧《李白》选段

《将进酒》(舞者:魏伸洋、陈炳睿、杨思宇)
《踏歌》


《李白》以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生为题材,通过“入世”与“出世”的矛盾抉择,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舛的一生。
选段《将进酒》气势豪迈,感情奔放,形象地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
选段《踏歌》中,李白与诗友樵夫在田间地头,脚踏地为节拍,边歌边舞,展现出勃勃的生命力。

 
舞蹈《追光者》
舞者:郝若琦、李祎然、佘伟靓、张迪、罗颖、潘永超、孙富博、杨思宇、杨晋豪



光,是希望,是未知,是探索,是目标。
舞台是历史与人生阅历的浓缩。当舞台上的灯光亮起,创作者与表演者各尽其能,在热烈与无助、愤怒与狂喜、忧伤与释然中讲述着别人的心志,也抒发着自己的情怀。
而今天,舞者不再演绎任何人,只为自己抒情,那束光照亮的不再是演绎过的任何人,而是舞者自己的心。


舞蹈《永远的脚步》
 舞者:全体演员


从回望历史到逐梦未来,我们的脚步永不停歇…


*以上节目、阵容及顺序可能变更,请以当日演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