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音乐会由享誉世界、极具创意的国乐大师,笛、箫、埙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张维良领衔主奏,与法国著名青年竖琴演奏家塞琳·古德尔以及中国青年竖琴演奏家孙诗萌共同完成,采用中国古代音乐元素,由张维良以及多位中外知名作曲家进行创作和编曲,运用我国传统的箫、笛、埙和西方的竖琴,作中与西、点与线的结合,力求以一种全新的音响效果展示给听众。
“相和歌”音乐会于2024年2月1日晚在巴黎科尔多音乐厅世界首演,获得极大的成功!各界评价极高:“这是一场真正伟大的音乐会!曲目的安排精巧,构思十分切题,新创作的作品令人惊喜。两位演奏家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才华,十分引人入胜。我感受到了什么是‘中国文化’,希望今后能欣赏到更多这样的,将东西方文化完美融合的音乐会。”“张维良能把‘中国文化’这样的大概念,用小小的笛箫表现出来,让人从中获得对“中国”高度凝练的印象和理解,令人敬佩!”
音乐会从为距今8000多年历史“埙”而创作,标题取自诗经《风雅颂》的作品《风》开始,让人隐约领略到来自远古的天籁之声,到古曲《潇湘水云》《夕阳箫鼓》,中国经典作品《梁祝》《花泣》,大家熟悉的民谣《阿里山》《蒙古长调》《南泥湾》以及委约创作作品《风竹》和《相和歌》等乐曲。《风竹》和《相和歌》采用最具中国文人精神的箫与西方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的竖琴,表达中国音乐深邃意蕴。
自古以来,箫、笛和埙与琴的结合,被称之为“丝竹”,在中国古代吹管乐器之所以被称之为“竹”,是以其乐器的材料而得名,而西方的古竖琴也是采用丝弦,也可认定为“丝”,一般来说点与线(丝与竹)的结合是绝佳组合。本次音乐会将尝试以东西方乐器“丝与竹”的结合,表达当代人对古老音乐的全新诠释,以崭新面貌来体现“丝竹更相和”。
 
埙独奏《风》(2023)张维良 曲
演出:张维良
笛与竖琴《花泣》          张维良 曲
演出:张维良、孙诗萌
箫与竖琴《潇湘水云》古曲张维良 编曲
演出:张维良、孙诗萌
箫与竖琴《风竹》(2023)      高平 曲
 演出:张维良、塞琳·古德尔

——中场休息——

笛与竖琴《民谣三首》贾如 编曲
阿里山
蒙古长调
南泥湾
演出:张维良、孙诗萌
箫与竖琴《夕阳箫鼓》古曲 黎英海(钢琴)编曲张维良(箫竖琴) 改编
演出:张维良、塞琳·古德尔
笛与竖琴《相和歌》(2023)     乔尔·霍夫曼 曲
演出:张维良、塞琳·古德尔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