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何以燎原?
  在七十五年前的上海——昆仑影业内聚集着许多电影业的有识之士,众人面对着即将倾倒的旧社会,期盼着黎明的到来。每个创作者带着对未来中国的期待,如同点点“星火”,凑在一起,合力创作了一部中国电影史上伟大的经典作品《乌鸦与麻雀》。
  而电影中以石库门的房屋结构作为社会阶层隐喻,描写了其中各阶层生动鲜活的角色,他们虽本渺小,但也宛如一簇簇“星火”,聚在一起,形成了燎原之势,打败了丑恶的乌鸦,迎来了新的生活。
  2024年,时值建国七十五周年之际,我们回溯经典,探求经典电影改编的新思路。以双线叙事的方法,全景展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历史关键节点上的中国和中国人。
  本剧在叙事上有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横向,本剧扩大并发扬了原电影直面书写人民各阶层的优势,保留了原片对于毛泽东主席《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对应,将各个生动的“星火”皆囊括进一个石库门中。在纵向上,本剧添加了当时创作者所真实面临的、艰难的创作经历,使观众看到了前辈们传承“星火”力量,终使创作跨越时代,形成经典的过程。
  经典的现代表达要符合现代审美。本剧以影像参与戏剧叙事,探索拓展了电影蒙太奇与舞台叙事、形式相接的边界。用影像与舞台对话,形成同空间蒙太奇,深化了“星火”的概念,辅助双线叙事,形成了最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即具美学、又具哲学的舞台大视觉。
  点点星火,汇聚成炬。致敬电影先驱者,传承红色精神,让我们今天的星火,汇聚成一股更大的、崭新的中国力量!

  
出品:国家大剧院
  制作:国家大剧院
演出: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
  
  出品人/总策划:王宁
总制作:李志祥、刘岚、朱敬、王诚、张尧、管建波、马荣国、李劲
  艺术总监:徐晓钟
  总监制:张尧
  
  原著:根据经典电影《乌鸦与麻雀》改编
 
  编剧:黄盈、彭泽凌
导演:黄盈
舞美设计:张鵾鹏
灯光设计:韩东
多媒体设计:何思思
服装设计:宁芳国
化妆造型设计:林颖
道具设计:王伟君
作曲:张潇、王紫箫
音响设计:赵力杰
摄影指导:艾英悦


演员表:
小广播、萧先生:董汶亮
萧太太:杨淇
华先生:郭烁杰 
华太太:徐子瑄
孔老头:区宁
小阿妹:王文杰
侯科长:孙立石
余小瑛:刁倩芸
导演、医生、轧金子群众:奉阳
编剧、看房老魏、男学生甲、轧金子群众:郎英博
摄影、教员甲、轧金子群众:姚宇
美术、教员乙、轧金子群众:张学文
审查员、校长手下甲、流氓乙、公司职员、轧金子群众、买东西的顾客:李淦伟
女学生、女客人、报童、公司职员、轧金子群众、女职员:张巧
特务打手乙、校长手下乙、公司职员、轧金子群众:李昊阳
校长、特务打手甲、流氓甲、公司职员、轧金子群众:马庆龙
制片主任、男学生乙、轧金子群众:邢凯程
女学生:徐仰聆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有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
话剧《乌鸦与麻雀》是国家大剧院继制作话剧《十字街头》后,推出的第二部中国影史经典改编系列作品。话剧由昆仑影业一批有识之士的针砭时弊和剧本讨论开篇,逐渐勾勒出《乌鸦与麻雀》的故事框架:在解放前夕的石库门公寓内,顶楼住着国民党特务侯科长和他的情人余小瑛,二层是学校教员华先生和华太太,一层前堂住着做生意的萧老板和萧太太,后堂狭窄的空间里住着原主人孔老头,楼梯间地板上睡着女佣小阿妹。由于时局不利,侯科长决意仓皇出逃,在房子的归属问题上,房客们一开始各有顾虑,但在受尽压榨后都忍无可忍,最终团结一致联合抗争。《乌鸦与麻雀》有着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并将深意暗藏在对市民日常的刻画中:这些不同的房客对应着不同的阶层,而石库门的建筑布局又隐喻着这些阶层在当时的关系。该剧以纵横两条维度,巧妙编织戏里戏外的双线内容:面对即将崩溃的旧社会、满怀对黎明憧憬的电影人,与他们镜头中石库门里鲜活生动的角色,共同组成了时代洪流中的点点“星火”。星火相簇,成燎原之势,是此版戏剧改编的主题:昆仑影业的电影人、做生意的“小广播”、教员华先生夫妇、老文人孔先生、轧金子与领户口米的上海民众共同构成“星火”群像,在话剧《乌鸦与麻雀》精巧的讽刺与批判中,汇聚成一股已成燎原之势的团结力量。
1949年解放前夕,上海最主要的进步电影基地昆仑影业在相继出品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影片后,集聚陈白尘、沈浮、赵丹、王林谷、徐韬集体编剧创作,并由郑君里操刀执导,推出了讽刺喜剧《乌鸦与麻雀》。电影《乌鸦与麻雀》片如其名,以小见大地铺陈出旧上海石库门内的百姓生活,且以家国同构的精致设计展现出当时社会各阶层众相、国民党摇摇欲坠的统治景象和普通民众的困境诉求,批判的力度和深度令人惊叹。电影《乌鸦与麻雀》于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故事片一等奖。
此次话剧改编,也特别鸣谢陈虹、赵佐、徐伟光、郑大里等原著作权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