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寻道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中国向何处去?一批志士仁人——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集结在北大红楼,开始了救国之道的探寻。
孤苦无依的琴君为反抗封建婚姻流落北京,她看不到人生希望,毅然决定结束生命,被北大穷苦学生宇剑发现并出手相救。宇剑将她带到了自己的导师面前,在导师们的启发下,她似乎看到了生命的亮光,愿意将自己与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去迎接新的曙光。她与青年学生们一起,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五四运动当中,在血雨腥风当中,在嘹亮的晨钟声里,仿佛凤凰涅槃,重获新生。
为了躲避反动政府对陈独秀的迫害,李大钊在一个雪夜亲自护送陈独秀前往南方。就在这个初冬的雪夜里,他们高擎起革命火炬,点燃了中华民族寻求解放的燎原烈火。
第二幕 行道
为了贯彻党的主张,李大钊与宇剑来到了洛阳,试图与当时自诩为民主首领的吴佩孚合作,开启在中国实行民主的道路。但最终军阀还是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开始屠杀工人领袖,宇剑在罢工斗争中也牺牲了。李大钊的幻想破灭,他看清了反动派的真面目,与多年的好友白坚武绝交。
看着成为新寡的琴君和宇剑留下的遗腹子,李大钊深深自责。但琴君却非常理解她的导师和恩人,为他唱起了《丹柯之歌》。
第三幕 殉道
政治风云急剧变幻,不久之后,张作霖入主北京,并开始了对共产党员的抓捕。大家纷纷劝李大钊逃离北京,但李大钊坚定地表示,他将在北京战斗到底。
李大钊被捕了,在绞刑架下,李大钊坚定地高唱:“同胞啊,我在这里站着死,是为了你们站着生。”
琴君与她的导师一起,为了理想殉身。
华夏赤子用那颗燃烧的心照耀着同胞去迎接曙光,奔向黎明……